始在中间的成语(共84个)
敕始毖终
成语解释:自始至终警饬谨慎。
成语出处:清・曾国藩《户部员外郎彭君墓表》:“凡综理彭氏家政七十余年,敕始毖终,内外秩秩。”
正始之音
成语解释:①指魏晋玄谈风气。出现于三国魏正始年间。当时以何晏、王弼为首,以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,谈玄析理,放达不羁;名土风流,盛于洛下,世称“正始之音”。②指纯正的乐声。
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卫玠传》:“昔王辅嗣吐金声于中朝,此子复玉振于江表,微言之绪,绝而复续。不意永嘉之末,复闻正始之音。”
千里始足下
成语解释:走一千里路,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。比喻事情的成功,是从小到大逐渐积累起来的。
成语出处:《老子》第六十四章: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;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
雪后始知松柏操
成语解释:冰天雪地,才显出松柏的高尚节操。比喻只有在危难之时,才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和节操。
成语出处:宋・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卷十四:雪后始知松柏操,云收方见济河分。
十围之木,始生如蘖
成语解释:十围:形容极其粗大;蘖:树木的嫩芽。
十围粗的大树,初生时只是一棵嫩芽。比喻事物是由小到大逐渐发展起来的。成语出处:《汉书・枚乘传》:夫十围之木,始生如蘖。
慎始敬终
成语解释:敬:慎。
自始自终都谨慎。成语出处:《礼记・表记》:“子曰:事君慎始而敬终。”汉・贾谊《新书・胎教》:“易曰:‘正其本而万物理,失之毫厘,差以千里,故君子慎始。’春秋之元,诗之关雎,礼之冠婚,易之乾坤,皆慎始敬终云尔。”
终始不渝
成语解释:自始至终,一直不变。
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・姚(王寿)传》:“卿早荷朝恩,委任斯重。居中作相,弘益已多;防边训兵,心力俱尽。岁寒无改,终始不渝。”
终始弗渝
成语解释:渝:变。
自始自终一直不变。成语出处:北宋《新唐书・魏征传》:“俭约朴素,终始弗渝。”
终始若一
成语解释:自始至终都不改变。
成语出处:《荀子・礼论》:“故君子敬始而慎终,终始若一,是君子之道。” 又“然后皆有衣衾多少厚薄之数,皆有翣菨文章之等,以敬饰之,使生死终始若一。”
慎始慎终
成语解释:事情从开始到结束都谨慎小心。
成语出处:《战国策・秦策五》:故先王之所重者,唯始与终。
当务始终
成语解释:应当力求有始有终。
谨始虑终
成语解释:谓慎之于始并虑及其终。
成语出处:明・鹿善继《答范景龙书》:“惟是世变滔滔,党同伐异,任重道远,谨始虑终,往常书本生活,到此躬行实践,别有光景,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。”
经始大业
成语解释:经始:开始营造,指开创事业。
指开基立国的大事业。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乐志》:“经始大业,创造帝基。”
善始令终
成语解释:同“善始善终”。
成语出处:三国・魏・嵇康《琴赋》:“即丰赡以多姿,又善始而令终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