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
在中间的成语(共90个)

  • 饿虎

    è hǔ tūn yáng

    成语解释:饥饿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。比喻迅猛贪婪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清平山堂话本・五戒禅师私红莲记》:“一个初侵女色,由如饿虎吞羊。”

  • 虎噬

    láng tūn hǔ shì

    成语解释:像狼虎那样吞食咬嚼。比喻极为贪婪残忍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无名氏《鸣凤记・二相争朝》:“你辟私门,贿赂行,半朝臣,皆从顺。你狼吞虎噬伤残了万民百姓,害得那有功臣百事无成。”

  • 蛇欲

    shé yù tūn xiàng

    成语解释:蛇想吞下大象。比喻贪欲极大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山海经・海内南经》:“巴蛇食象,三岁而出其骨。”战国楚・屈原《天问》:“一蛇吞象,厥大何如?”

  • 山河

    qì tūn shān hé

    成语解释:气势可以吞掉高山和大河。形容气势、气魄很大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金仁杰《追韩信》第二折:“背楚投江,气吞山河,知音未遇,弹琴空歌。”

  • 漆身

    qī shēn tūn tàn

    成语解释:漆身:身上涂漆为癞;吞炭:喉咙吞炭使哑。
    指故意变形改音,使人不能认出自己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战国策・赵策一》:“豫让又漆身为厉,灭须去眉,自刑以变其容。……又吞炭为哑,变其音。”《史记・刺客列传》:“漆身为厉(癞),吞炭为哑,使形状不可知。”

  • 网漏

    wǎng lòu tūn zhōu

    成语解释:网:渔网,比喻法网;吞舟:吞舟的大鱼,比喻大奸。
    网里漏掉吞舟大鱼。比喻法律太宽,使重大的罪犯也能漏网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酷吏列传序》:“网漏于吞舟之鱼,而吏治烝烝,不至于奸,黎民艾安。”

  • 慢慢

    màn màn tūn tūn

    成语解释:缓慢的样子,动作非常慢,指做事没有效率。

    成语出处:邓小平《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》:“不能慢慢吞吞,拖拖拉拉,议而不决,决而不行。”

  • 一蛇

    yī shé tūn xiàng

    成语解释:一条蛇想吞吃一条大象。比喻人心不足,贪得无厌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楚・屈原《天问》:“一蛇吞象,厥大何如?”

  • 牛斗

    qì tūn niú dǒu

    成语解释:牛:牵牛星。
    斗:北斗星。
    牛斗泛指星空。形容气魄很大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胡文焕《群音类选〈蟠桃记・诞孙相庆〉》:“看兰孙,气吞牛斗,知不是等闲人。”

  • 杜口

    dù kǒu tūn shēng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一句话也不说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宦者传・黄节》:“群公卿士杜口吞声,莫敢有言。”

  • 鹘仑

    hú lún tūn zǎo

    成语解释:把枣子整个儿吞下,不细嚼辨味。常比喻在学习上食而不化,不加分析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朱熹《答许顺之书》:“今动不动便先说个本末精粗无二致,正是鹘仑吞枣。”

  • 浑抡

    hún lún tūn zǎo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浑沦吞枣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耶律楚材《心经宗说>后序》:“嗟见浑抡吞枣,只管诵诗。”

  • 浑沦

    hún lún tūn zǎo

    成语解释:整个地吞下枣子。比喻笼统地接受,不加分析,食而不化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124卷:“今学者有几个理会得章句,也只是浑沦吞枣。”

  • 饮冰

    yǐn bīng tūn bò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饮冰食蘖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袁宗道《杂说》:“务此大事,不怙小解,惟求实知,卧薪尝胆,饮冰吞檗。”

  • 网漏舟之鱼

    wǎng lòu tūn zhōu zhī yú

    成语解释:网:渔网,比喻法网;吞舟:吞舟的大鱼,比喻大奸。
    网里漏掉吞舟大鱼。比喻法律太宽,使重大的罪犯也能漏网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酷吏列传序》:网漏于吞舟之鱼,而吏治烝烝,不至于奸,黎民艾安。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