诸在中间的成语(共63个)
投诸四裔
成语解释:比喻流放到边远的地区。
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文公十八年》:“流四凶族,浑敦、穷奇、寿杌、饕餮,投诸四裔,以御螭魅。”
取诸宫中
成语解释: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“且许子何不为陶冶,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?”宫,古代对房屋的通称。
后以“取诸宫中”谓取用于自己家中,极言其便利。成语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滕文公上》:“且许子何不为陶冶,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?”
挟天子令诸侯
成语解释:挟:挟制;诸侯:帝王分封的列国统治者。
挟制着皇帝,用其名义号令诸侯。比喻借用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。成语出处:元・孔文卿《地藏王证东窗事犯》第一折:“信着个挟天子令诸侯紫绶臣,待损俺守边塞破敌军铁衣郎!”
死诸葛吓走生仲达
成语解释:指人虽死,余威犹在。同“死诸葛能走生仲达”。
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宣帝纪》:“时百姓为之谚曰:‘死诸葛走生仲达。’帝闻而笑曰:‘吾便料生,不便料死故也。”
死诸葛能走生仲达
成语解释:诸葛:诸葛亮;走:吓走;仲达:司马懿。
指人虽死,余威犹在。成语出处:傅専《题自书精神一到何事不成横卷》诗:“君不闻‘死诸葛能走生仲达’,千古奇事真堪诧。”
铭诸心腑
成语解释:心腑:指内心。
牢牢铭记在心里。比喻永记不忘。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・李德裕传》:置之座隅,用比韦弦之益;铭诸心腑,何啻药石之功。
铭诸五内
成语解释:五内:五脏,指内心。
深深刻在内心深处,永远不会忘记。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・李德裕传》:置之座隅,用比韦弦之益;铭诸心腑,何啻药石之功。
付诸一炬
成语解释:炬:火把。
一把火全部烧了。同“付之一炬”。成语出处:清・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四十六回:“在这许多名片里面,捡出一张,上写着颜轶回,……其余都付诸一炬。”
摈诸门外
成语解释:排斥在门外,不与之同流。
诉诸武力
成语解释:诉:诉讼。
武力:军事力量。
指用战争来解决冲突。托诸空言
成语解释:指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。同“托之空言”。
成语出处:清・朱珪《序》:“若方将试吏事,则由是以求之民物之情,利病之实,不徒托诸空言也。”
百家诸子
成语解释:百家:指儒家、道家、墨家、法家等流派;诸子:指孔子、老子、庄子、荀子等。
后来对先秦学术思想派别的总称。成语出处:晋・常璩《华阳国志・梓橦人士》:“自五经四部、百家诸子、伎艺算计、卜数医术。”
付诸丙丁
成语解释:丙丁:火日,借指火。
指用火烧掉。成语出处:清・李百川《绿野仙踪》第三回:已被陶大人付诸丙丁,你从何处领起?
居诸不息
成语解释:居诸:语助词,借指光阴;息:停止,休息。
时光不断地推移。形容时光流逝。成语出处:南朝・梁・萧纲《善觉寺碑铭》:“居诸不息,寒暑推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