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
在中间的成语(共251个)

  • 得陇

    dé lǒng wàng shǔ

    成语解释:陇:古代地名;相当于今甘肃东部;蜀:古代地名;相当于四川中西部。
    得到了陇地后;又希望取得蜀地。比喻得到了这个;还想要那个;贪心不足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东观汉记・隗嚣传》:“人苦不知足,既平陇,复望蜀,每一发兵,头鬓为白。”

  • 不可即

    kě wàng bù kě jí

    成语解释:望:远看;即:接近。
    望得见却不能接近。比喻事物高远;难以实现或接近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萨都刺《偕杨善卿等游法云寺》:“凤台锦袍人,可望不可即。”

  • 而不可即

    kě wàng ér bù kě jí

    成语解释:能望见,但达不到或不能接近。常比喻目前还不能实现的事物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宋之问《明河篇》:“明河可望不可亲,愿得乘槎一问津。”明・刘基《登卧龙山写怀二十八韵》:“白云在青天,可望不可即。”

  • 相助

    shǒu wàng xiāng zhù

    成语解释:守望:防守了望。
    为了对付来犯的敌人或意外的灾祸,邻近各村落互相警戒,互相援助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滕文公上》:“乡田同井,出入相友,守望相助,疾病相扶持。”

  • 所归

    wù wàng suǒ guī

    成语解释:物:指人,公众;物望:众人的希望。
    形容众人所期望的。指得到群众的信任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旧五代史・末帝纪》:郢王杀君害父,篡居大位,宫中荒淫,靡所不至。洛下人情已去,东京物望所归,公若因而成之,则有辅立之功,讨贼之效。

  • 所属

    zhòng wàng suǒ shǔ

    成语解释:望:期望。
    众人所期望和敬仰的。形容在群众中威望很高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金史・徒单镒传》:“镒从容谓之曰:‘冀王,章宗之兄,显宗长子,众望所属,元帅决策立之,万世之功也。’”

  • 登高

    dēng gāo wàng yuǎn

    成语解释:登上高处,看得更远。也比喻思想境界高,目光远大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荀子・劝学》:“我尝跂高而望矣,不如登高之博见也。《吕氏春秋・顺说》:“顺风而呼,声不加疾也,际高而望,目不加明也,所因便也。

  • 犀牛

    xī niú wàng yuè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见到的不全面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关尹子・五鉴》:“譬如犀牛望月,月形入角,特因识生,始有月形,而彼真月,初不在角。”

  • 喜出

    xǐ chū wàng wài

    成语解释:望:希望;意料。
    遇到意外的喜事;心中非常高兴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苏轼《与李之仪》:“契阔八年,岂谓复有见日,渐近中原,辱书尤数,喜出望外。”

  • 所归

    zhòng wàng suǒ guī

    成语解释:众人的希望所集中的(望:希望;期望;归:集中)。
    形容群众中威望很高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陆游《贺礼部曾侍郎启》:“所养既厚,万钧亦何足言;众望所归,九迁犹以为缓。”

  • 而知

    yī wàng ér zhī

    成语解释:一看就明白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李绿园《歧路灯》:“又说了一回话,大约言语甜俗,意味粗浅,中藏早是一望而知的。”

  • 德高

    dé gāo wàng zhòng

    成语解释:道德好;声望大。多形容老年人为人好;有名望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司马光《辞人对小殿札子》:“臣窃惟富弼三世辅臣,德高望重。”

  • 无际

    yī wàng wú jì

    成语解释:一眼看不到边(际:边)。
    形容极其辽阔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秦观《蝶恋花》:“舟泊浔阳城下住,杳霭昏鸦,点点云边树。九派江分从此去,烟浓一望空无际。”

  • 大旱

    dà hàn wàng yún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渴望解除困境,如久旱盼望下雨一样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梁惠王下》:“民望之,若大旱之望云霓也。”

  • 功高

    gōng gāo wàng zhòng

    成语解释:功:功劳,功绩。
    望:名望,声望。
    功劳和名望都很大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孙梅锡《琴心记・相如受世》:“将军不必怨怅,你功高望重,不久自明。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