狗在中间的成语(共188个)
猪朋狗友
成语解释:比喻好吃懒做、不务正业的坏朋友。
成语出处:欧阳山《苦斗》四十四:“担心的是咱爷儿俩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一份家业,将来不够他跟那些猪朋狗友天天去吃醋溜纹银子!
猪狗不如
成语解释:①猪与狗。②詈词。谓人下贱如牲畜。
成语出处:老舍《四世同堂》:“他须纳住气,向连猪狗不如的人说好话。”
猪卑狗险
成语解释:比喻卑鄙阴险的人。
成语出处:《南齐书・卡彬传》:“彬又目禽兽云:‘羊性淫而狠,猪性卑而率,鹅性顽而傲,狗性险而出,皆指斥贵势。’”
狼心狗行
成语解释:心肠似狼,行为如狗。比喻贪婪凶狠,卑鄙无耻。
成语出处:元・杨暹《西游记》第四本第13出:“见一人光纱帽,黑布衫,鹰头雀脑将身探,狼心狗行潜踪阚,鹅行鸭步怀愚滥。”
阿狗阿猫
成语解释:旧时人们常用的小名。引申为任何轻贱的,不值得重视的人或著作。
成语出处:鲁迅《我们要批评家》:“然而新的批评家不开口,类似批评家之流便趁势一笔抹杀:‘阿狗阿猫’。”
驴鸣狗吠
成语解释:见“驴鸣犬吠”。
成语出处:唐・张鷟《朝野佥载》第六卷:“唯有韩陵山一片石堪共语,薛道衡、卢思道少解把笔,自余驴鸣犬吠,聒耳而已。”
功狗功人
成语解释:比喻立功的战将和指挥。
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萧相国世家》:“今诸君徒能走兽也,功狗也;至如萧何发踪指示,功人也。”
嫁狗逐狗
成语解释:见“嫁狗随狗”。
成语出处:宋・赵汝鐩《古别离》诗:“嫁狗逐狗鸡逐鸡,耿耿不寐展转思。”
鸡飞狗跳
成语解释:把鸡吓得飞起来,把狗吓得到处乱跳。形容惊慌得乱成一团。
成语出处:茅盾《锻炼》:“然而陈克明却在这里想象,一方面疑神疑鬼,又一方面畏惧怨恨所造成的鸡飞狗跳、人人自危的情形。”
鸡肠狗肚
成语解释:比喻狭窄的度量,狠毒的心肠。
成语出处:《天雨花》第二回:“据你这淫妇的鸡肠狗肚,容不得人,把儿媳都逼了出门。”
鸟尽弓藏,兔死狗烹
成语解释:烹:煮烧。
飞鸟打尽,弓被搁置不用;兔被捕杀后,猎狗则被烹食。比喻事情办成,功臣被害。成语出处:鲁迅《立此存照》:“倘有不识时务者问:‘如果那时并不鸟尽弓藏,兔死狗烹,而且汉人也配享太庙……则将如何?’我觉得颇费唇舌。”
咬人狗儿不露齿
成语解释:比喻真正厉害的人在外表是不显露出来的。
成语出处:元・张国宾《罗李郎》第三折:“那厮正是咬人狗儿不露齿。”
貂不足,狗尾续
成语解释:①指授官太滥。②指美中不足或以次充好。
成语出处:《文选・任昉》“华貂深不足之叹”唐・李善注:“赵王伦篡位,时侍中、常侍九十七人,每朝,小人满庭,貂蝉半坐,时人谣曰:‘貂不足,狗尾续。’”
宁为太平狗,莫作离乱人
成语解释:宁:宁愿;莫:不。
宁愿做太平年代的狗,也不愿做战乱年代的人。形容人们遭逢乱世的痛苦心情。成语出处:元・施君美《幽闺记・偷儿挡路》:“宁为太平狗,莫作离乱人。”
悬羊头,卖狗肉
成语解释:悬:吊挂。
挂的是羊头,卖的是狗肉。比喻以次充好,以假充真,名不副实。成语出处:宋・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・天钵元禅师法嗣》:“有般名利之徒,为人天师,悬羊头,卖狗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