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
在中间的成语(共254个)

  • 贫无锥之地

    pín wú lì zhuī zhī dì

    成语解释:穷得连可以插下锥子那样小的地方都没有。形容穷困之极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・韩婴《韩诗外传》卷四:“十子者,不能亲也,无置锥之地,而王公不能与争名,则是圣人之未得志者也。”《汉书・食货志》:“富者田连仟佰,贫者亡(无)立锥之地。”

  • 上无片瓦,下无

    shàng wú piàn wǎ , xià wú lì zhuī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一无所有,贫困到了极点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・丰化和尚》:“上无片瓦,下无卓锥,学人向什么处立?”

  • 一人志,万夫莫夺

    yī rén lì zhì , wàn fū mò duó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志向坚定,别人很难改变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五卷:“正是‘一人立志,万夫莫夺。’”

  • 放下屠刀,便成佛

    fàng xià tú dāo , lì biàn chéng fó

    成语解释:放:安放,搁置;屠刀:宰杀牲畜的刀。
    佛教语,劝人改恶从善。比喻作恶的人决心改过,就能变成好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彭大翼《山堂肆考・微集》第一卷:“屠儿在涅槃会上,放下屠刀,立便成佛。”

  • 茕茕孑,形影相吊

    qióng qióng jié lì , xíng yǐng xiāng diào

    成语解释:茕茕:孤独的样子;孑:孤单;形:指身体;吊:慰问。
    孤身一人,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。形容无依无靠,非常孤单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・张衡《思玄赋》:“何孤行之茕茕兮,孑不群而介立。”晋・李密《陈情表》:“茕茕孑立,形影相吊。”

  • 勤以

    qín yǐ lì shēn

    成语解释:勤俭才能生存下去。

  • 援笔

    yuán bǐ lì chéng

    成语解释:援笔:拿笔。
    拿起笔立刻写成。形容才思敏捷。亦作“援笔成章”、“援笔而就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南史・蔡景历传》:“召令草檄,景历援笔立成,辞义感激,事皆称旨。”

  • 诛必

    shǎng lì zhū bì

    成语解释:谓该赏的立即赏,该罚的一定罚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侯方域《豫省试策》:“赏立诛必,虽失十左氏无伤也;赏不立,诛不必,虽得十左氏无益也。”

  • 修辞

    xiū cí lì chéng

    成语解释:写文章应表现出作者的真实意图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周易・乾》:“修辞立其诚,所以居业也。”

  • 修辞其诚

    xiū cí lì qí chéng

    成语解释:诚:真心实意。
    写文章应表现出作者的真实意图,不可作虚饰浮文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周易・乾》:“修辞立其诚,所以居业也。”

  • 之年

    ér lì zhī nián

    成语解释:三十岁的代称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为政》:“吾十有五,而至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。”

  • 之年

    dāng lì zhī nián

    成语解释:指三十岁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为政》:“三十而立。”

  • 足之地

    wú lì zú zhī dì

    成语解释:没有插锥尖的一点地方。形容极其贫困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33回:“贾政听说,忙叩头说道:‘母亲如此说,儿子无立足之地了。’”

  • 名色

    qiǎo lì míng sè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巧立名目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李贽《三大夫像议》:“我这里佛自解放光,不似世上一等魍魉匠、魍魉僧巧立名色,诳人钱财也。”

  • 文字

    bù lì wén zì

    成语解释:佛家语,指禅家悟道,不涉文字不依经卷,唯以师徒心心相印,理解契合,传法授受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・七佛・释迦牟尼佛》:“吾有正法眼藏,涅槃妙心,实相无相,微妙法门,不立文字,教外别传。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