残在中间的成语(共124个)
抱残守缺
成语解释:残:残缺;不完整。
缺:残破。
指舍不得扔下破旧东西。也作“保残守缺”。成语出处:东汉・刘歆《移书让太常博士》:“犹欲抱残守缺,挟恐见破之私意,而亡(无)从善服义之公心。”
风烛残年
成语解释:风烛:风中的烛火。
风中的烛火随时都可能熄灭;人生垂暮之年的残余时日;随时都可能完结。比喻人到垂暮之年;活不长久了。成语出处:清・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21回:“只这风烛残年,没的倒得眼泪倒回去,望肚子里流。”
自相残杀
成语解释:自己人互相杀害。残:伤害。
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石季龙载记下》:“季龙十三子,五人为冉闵所杀,八人自相残杀。”
老弱残兵
成语解释:军队中年老、体弱、伤残的士兵。指军队中丧失战斗力的部分。也比喻年老体弱、能力很差的人。
成语出处: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32回:“城中无粮,可发老弱残兵并妇人出降,彼必不为备,我即以兵继百姓之后出攻之。”
败柳残花
成语解释:败:衰败。
残:凋残。
凋残的柳树,残败了的花。旧时用以比喻生活放荡或被蹂躏遗弃的女子。成语出处:元・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三本第三折:“他是个女孩儿家,你索将性儿温存……休猜做败柳残花。”
风卷残雪
成语解释:卷:收。
大风把残存的雪卷走。比喻一下子把残存的东西扫荡干净。成语出处:明・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35回:“都一阵风卷残雪,吃了个精光,就忘了教平安儿吃。”
剩水残山
成语解释:残破的山河。多形容亡国后的或经过变乱后的土地景物。也比喻未被消除而剩下来的事物。
成语出处:唐・杜甫《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》诗:“剩水沧江破,残山碣石开。”
断编残简
成语解释:编:穿简的细长皮条;简: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。
指残缺不全的书籍文章。成语出处:宋・黄庭坚《读书呈几复》:“身入群经作蠹鱼,断编残简伴闲居。”
断简残编
成语解释:断、残:不完整的;简:古代用以写字的竹、木片;编:细长皮条;指用它串简而成的书。
残缺不全的书或文章;尤指古代的书籍。成语出处:宋・陆游《对酒》诗:“断简残编不策勋,东皋犹得肆微勤。”
花残月缺
成语解释:形容衰败零落的景象。也比喻感情破裂,两相离异。
成语出处:元・关汉卿《望江亭》第三折:“则这今晚开筵,正是中秋令节。只合低唱浅斟,莫待他花残月缺。”
西风残照
成语解释:秋天的风,落日的光。比喻衰败没落的景象。多用来衬托国家的残破和心境的凄凉。”。
成语出处:唐・李白《忆秦娥》词:“乐游原上清秋节,咸阳古道音尘绝。音尘绝,西风残照,汉家陵阙。”
败将残兵
成语解释:指战败后剩余的兵将。同“残兵败将”。
成语出处:明・无名氏《开诏救忠》楔子:“你虽然杀了我一阵,你的军兵可也尽皆折损了,则剩下这一枝败将残兵。”
自相残害
成语解释:残:伤害。
自己人互相杀害。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石季龙载记下》:“季龙十三子,五人为冉闵所杀,八人自相残杀。”
苟延残喘
成语解释:勉强拖延一口没断的气。残喘:临死前仅存的喘息。
比喻勉强维持生存或维持残局。成语出处:宋・陈亮《与范东叔龙图》:“亮自七八月之交,一病垂死,今幸苟存延喘,百念皆已灰灭。”
风卷残云
成语解释:大风把残留下的浮云一下子刮走。比喻把残存的东西扫荡干净;也用来形容很快把食物吃光。
成语出处:唐・戎昱《霁雪》:“风卷残云暮雪晴,江烟洗尽柳条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