焚在中间的成语(共79个)
撮土焚香
成语解释:撮土:用手把土聚拢成堆。
指旧时迷信的人在野外撮土代替香炉,烧香敬神。成语出处:明・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十四回:“三藏……急忙撮土焚香,望东恳恳礼拜。”
竭泽焚薮
成语解释:竭:排水。
薮:指草野。
排干池水捕鱼,烧光草野捉兽。比喻做事不留余地,只顾眼前利益。成语出处:《吕氏春秋・义赏》:“竭泽而渔,岂不获得,而明年无鱼;焚薮而田,岂不获可,而明年无兽。诈伪之道,虽今偷可,后将无复,非长术也。”
继晷焚膏
成语解释:继:继续,接替;晷:日光;膏:油脂,指灯烛。
点燃蜡烛或油灯接替日光照明。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学习或工作。成语出处:唐・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焚膏油以继晷,恒兀兀以穷年。”
扫地焚香
成语解释:形容清闲幽静的隐逸生活。
成语出处:宋・苏轼《南堂五首》之五:扫地焚香闭阁眠,簟纹如水帐如烟。
坑儒焚书
成语解释:坑:活埋;焚:烧。
焚毁书籍,坑杀书生。成语出处:汉・孔安国《〈尚书〉序》:“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,焚书坑儒,天下学士逃难解散。”
鸟焚其巢
成语解释:比喻人处的地位高有倾倒的危险。
成语出处:《周易・旅》:上九,鸟焚其巢,旅人先笑后号啕,丧牛于易。凶。
巢焚原燎
成语解释:极言战祸惨烈。
成语出处:《文选左思》:“奸回内赑,翼翼京室,眈眈帝宇,巢焚原燎,变为煨烬,故荆棘旅庭也。”
燕处焚巢
成语解释:燕子处在焚烧着的窝里。比喻处境非常危险。
成语出处:清・秋瑾《普告同胞檄稿》:“夫鱼游釜底,燕处焚巢,旦夕偷生,不自知其频于外殆,我同胞其何以异是耶?”
引火焚身
成语解释:原比喻自讨苦吃或自取灭亡。现多比喻主动暴露自己的缺点错误,以争取大家的批评帮助。
拯焚救溺
成语解释:拯:救;焚:被火烧;溺:落水者。
救助被火烧火燎烧和被水淹的人。比喻救人于危难之中。成语出处:汉・王充《论衡・自纪》:“救火拯溺,义不得好;辩论是非,言不得巧。”唐・李渊《受禅告南郊文》:臣恭守晋阳,驰心魏阙,被首濡足,拯溺救焚,大举义兵,式宁区宇。
芝焚蕙叹
成语解释:芝、蕙:同为香草名;焚:烧。
芝草被焚,蕙草伤叹。比喻因同类遭到不幸而悲伤。成语出处:晋・陆机《叹逝赋》:“信松茂而柏悦,嗟芝焚而蕙叹。”
释缚焚榇
成语解释:指解开降者的捆绑,烧悼降者带来的棺材。是使降者安心的一种表示。
成语出处:语出《左传・昭公四年》:“成王克许,许僖公如是。王亲释其缚,受其璧,焚其榇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