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
在中间的成语(共52个)

  • 夜游

    bǐng zhú yè yóu

    成语解释:秉:持。
    拿着蜡烛;夜里游玩。旧指及时行乐。也比喻珍惜光阴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李白《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》:“古人秉烛夜游,良有以也。”

  • 西窗

    jiǎn zhú xī chuāng

    成语解释:原指思念远方妻子,盼望相聚夜语。后泛指亲友聚谈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李商隐《夜雨寄北》诗:“何当共剪西窗烛,却话巴山夜雨时。”

  • 残年

    fēng zhú cán nián

    成语解释:风烛:风中的烛火。
    风中的烛火随时都可能熄灭;人生垂暮之年的残余时日;随时都可能完结。比喻人到垂暮之年;活不长久了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21回:“只这风烛残年,没的倒得眼泪倒回去,望肚子里流。”

  • 其奸

    dòng zhú qí jiān

    成语解释:洞烛:洞察;洞悉。
    看透对方的阴谋诡计。形容观察力强;看问题敏锐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明史・董传策传》:“(严)嵩稔恶误国,陛下岂不洞烛其奸!”

  • 犀燃

    xī rán zhú zhào

    成语解释:犹犀照牛渚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王韬《使才》:“使臣行辕宜设译官数员,汇观各处日报而撷取要略,译以华文,寄呈总理衙门;则泰西迩日之情形,正如犀燃烛照,无所遁形。”

  • 之年

    fēng zhú zhī nián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。

    成语出处:晋・王羲之《题卫夫人笔陈图后》:“时年五十有三,或恐风烛奄及,聊遗教于子孙耳。”

  • 草露

    fēng zhú cǎo lù

    成语解释:风中之烛易灭,草上之露易干。比喻人已衰老,临近死亡。明·杨慎《洞天玄记》四折:“人生一世,犹如石火电光,寿算百年,恍若风烛草露
    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杨慎《洞天玄记》四折:“人生一世,犹如石火电光,寿算百年,恍若风烛草露。”

  • 小心

    huǒ zhú xiǎo xīn

    成语解释:火烛:泛指能起火的东西。
    原指谨防失火。亦泛指处事小心谨慎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邗上蒙人《风月梦》第十回:“你点火把送贾老爷回府,你就家去罢。家中门户火烛小心。”

  • 天南

    míng zhú tiān nán

    成语解释:烛:照耀。
    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姚鼐《登泰山记》:“及既上,苍山负雪,明烛天南。”

  • 待旦

    bǐng zhú dài dàn

    成语解释:旦:早晨。
    手持点燃的蜡烛待天亮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95回:“宋江秉烛待旦。”

  • 夜游

    bǐng zhú yè yóu

    成语解释:炳:点燃。
    珍惜光阴。比喻及时行乐。

    成语出处:三国・魏 曹丕《与吴质书》:“少壮真当努力,年一过往,何可攀援?古人思炳烛夜游,良有以也!”

  • 洞幽

    dòng yōu zhú wēi

    成语解释:洞:洞察;幽:深远;烛:照亮;微:微末,精细处。
    形容目光锐利,能洞察事物幽深细微之处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吴承恩《赠郡伯愚邵公报政序》:“有洞幽烛远之明,有含茹翕张不疾不徐之度。”

  • 银花

    huǒ zhú yín huā

    成语解释:犹火树银花。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朱淑真《元夜》诗之三:“火烛银花触目红,揭天鼓吹闹东风。”

  • 洞房花

    dòng fáng huā zhú yè
  • 以明自煎

    gāo zhú yǐ míng zì jiān

    成语解释:油脂的烛因能用来照明而受到煎熬。比喻因有才能或特长而招至祸患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老子・上德》:鸣铎以声自毁,膏烛以明自煎,虎豹以文来射。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