倒在中间的成语(共200个)
太阿倒持
成语解释:倒拿着剑,把剑柄给别人。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,自己反受其害。
成语出处:《汉书・梅福传》:“至秦则不然,张诽谤之罔,以为汉驱除,倒持太阿,授楚其柄。”
一文钱难倒英雄汉
成语解释:比喻一个很小的困难却使一个很大的事情无法进行,无法完成。也指一个很有本事的人,面对一个小问题而束手无策。
成语出处:清・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19回:“天下事只怕没得银钱,便是俗语说得好:‘一文钱难倒英雄汉’。”
冠履倒易
成语解释:比喻上下位置颠倒,尊卑不分。
成语出处:《东观汉记・杨赐传》:“亡损沟壑,不见逮及,冠履倒易,陵谷代处。”
蛾眉倒蹙,凤眼圆睁
成语解释:蛾眉:细长的眉毛;蹙:皱;凤眼:长而大的双眼皮眼睛。
形容美女发怒的面容。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52回:“晴雯听了,果然气的蛾眉倒蹙,凤眼圆睁,即时就叫坠儿。”
不倒翁
成语解释:本是一种玩具。比喻善于应付环境而能长期保持自己权位的人。
成语出处:钱钟书《围城》:“可是失望、遭欺骗的情欲,被损伤的骄傲,都不肯平伏,像不倒翁,捺下去又竖起来,反而摇摆得利害。”
拜倒辕门
成语解释:辕门:将帅行辕或军营的大门。
形容对别人佩服之至,自愿认输。成语出处:清・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53回:“若非一部全史了然于中,何能如此。妹子唯有拜倒辕门了。”
颠倒乾坤
成语解释:比喻本领十分高强。
成语出处:曾朴《孽海花》第12回:“以为天地间最可宝贵的是两种人物,都是有龙跳虎踞的精神,颠倒乾坤的手段,你道是什么呢?”
压倒一切
成语解释:精神气度高高在上,把一切都比下去了。
成语出处:清・曾国藩《曾国藩家书・道光24年10月21日》:“或好作诗古文,或好讲考据,或好谈理学,嚣嚣然自以为压倒一切矣。”
帮倒忙
成语解释:指主观上想帮忙,实际上却起了反作用。
成语出处:浩然《艳阳天》第94章:“无形中,你们是帮倒忙,往我马之悦这边儿赶人哪!”
喝倒彩
成语解释:指以嘘声来嘲弄或攻击。也指表示不赞同或不满意的叫声。
成语出处:艾煊《大江风雷》第五部:“赵长青在鼻子里哼了一声,用喝倒彩的腔调,从咬紧的齿缝里说:‘好啊。’”
解民倒悬
成语解释:比喻把受苦难的人民解救出来。
成语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公孙丑上》:“当今之时,万乘之国行仁政,民之悦之,犹解倒悬也。”
颠倒衣裳
成语解释:颠倒:上下倒置;衣裳:古时上为衣,下为裳。
形容匆忙而乱了顺序。成语出处:《诗经・齐风・东方未明》:“东方未明,颠倒衣裳。颠之倒之,自公召之。”
压倒元白
成语解释:元、白:指唐代诗人元稹和白居易。
用来比喻作品胜过同时代有名的作家。成语出处:五代 王定保《唐摭言・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》:“我今日压倒元白。”
如解倒悬
成语解释:比喻把人从危难中解救出来。
成语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公孙丑上》:“当今之时,万乘之国行仁政,民之悦之,犹解倒悬也。”
解甲倒戈
成语解释:谓敌方战士归顺,转向攻击。
成语出处:《北史・越王侗传》:“若王师一临,旧章誓睹,自应解甲倒戈,冰销叶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