嘴在中间的成语(共139个)
有嘴无心
成语解释:犹言有口无心。
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78回:“别是宝玉有嘴无心,傻子似的从没个忌讳,高兴了信嘴胡说也是有的。”
没嘴的葫芦
成语解释:没有嘴的葫芦。比喻不善言谈或说话很少的人。
成语出处:元・关汉卿《蝴蝶梦》第二折:浑身是口怎支吾,恰似个没嘴的葫芦。
狗嘴吐不出象牙
成语解释:狗嘴,骂人嘴巴不干净。象牙,比喻美言良语。责骂人胡言乱语,说不出什么好话。
成语出处:品花宝鉴第七回:“真正你这张嘴,狗口里生不出象牙来。”
尖嘴缩腮
成语解释:形容人面孔削瘦,两腮塌陷,长相丑陋。
成语出处:明・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十四回:尖嘴缩腮,金睛火眼,头上堆苔藓,耳中生藤萝,鬓边少发多青草,额下无须有绿莎。
心直嘴快
成语解释:见“心直口快”。
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32回:“袭人在旁‘嗤’的一笑,说道:‘云姑娘,你如今大了,越发心直嘴快了。’”
鼻塌嘴歪
成语解释:形容脸部伤势严重。
成语出处:《儒林外史》第三九回:“那里禁得萧云仙的弹子打来,打得鼻塌嘴歪,无处躲藏。”
咂嘴弄唇
成语解释:见“咂嘴弄舌”。
成语出处:清・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回:“[王举人]眼看见那小学生的仿纸上的名字是荀玫,不觉就吃了一惊;一会儿咂嘴弄唇的,脸上做出许多怪物像。”
没嘴葫芦
成语解释:没有嘴的葫芦。比喻不善言谈或说话很少的人。
成语出处:元・关汉卿《蝴蝶梦》第二折:“浑身是口怎支吾,恰似个没嘴的葫芦。”
油嘴花唇
成语解释:形容说话油滑虚浮。
成语出处:清・李玉《清忠谱・创祠》:“日日假忙,说道某乡绅叫管家来邀;时时捣鬼,说道某官府着农民相召。止不过油嘴花唇,无非要骗人钱钞。”
掉嘴弄舌
成语解释:掉:摇动;弄:耍弄,播弄。
指吵架。成语出处:明・天然痴叟《石点头》第六卷:“况且他是卖席子,你是做豆腐,各人做自家生理,何苦掉嘴弄舌,以至相争。”
钉嘴铁舌
成语解释:形容嘴硬,不认错,不服输。
成语出处:元・李寿卿《度柳翠》第四折:“法座下有甚么不能了达。钉嘴铁舌,铜头铁额,火眼金睛,都来问禅。”
对嘴对舌
成语解释:指斗嘴,争吵。
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五十九回:那里那么大工夫和他对嘴对舌的?
快嘴快舌
成语解释:说话直率又多,不能保守秘密。犹言“多嘴多舌”。
贫嘴恶舌
成语解释:同“贫嘴贱舌”。
成语出处:老舍《骆驼祥子》:“他天生来的不愿多说话,所以也不愿学着城里人的贫嘴恶舌。”
贫嘴滑舌
成语解释:同“贫嘴贱舌”。
成语出处:刘绍棠《蒲柳人家》:“打明天清早起,不许你再跟大姑娘小媳妇儿贫嘴滑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