复在中间的成语(共116个)
- 不复堪命- 成语解释:指无法再活下去。 - 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・庞参传》:“重之以大军,疲之以远戍……田畴不得垦辟,禾稼不得收入,搏手因穷,无望来秋。百姓力屈,不复堪命。” 
- 否终复泰- 成语解释:谓厄运终结,好运转来。 - 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庚亮传》:“实冀否终而泰,属运在今。” 
- 舍我复谁- 成语解释:舍:放弃。 
 除了我没有别人了。指只有自己才能担当。- 成语出处:金・段克己《临江仙・幽怀》:“皇天如欲治,舍我复谁耶?” 
- 平复如故- 成语解释:平复:痊愈复原。 
 形容病愈康复。- 成语出处:汉・韩婴《韩诗外传》第十卷:“弟父之为医也,以莞为席,以刍为狗,北面而祝之,发十言耳,诸扶舆而来者,皆平复如故。” 
- 平复如旧- 成语解释:平复:痊愈复原。 
 形容病愈康复。- 成语出处: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75回:“君侯箭疮虽治,然须爱护,切勿怒气伤触。过百日后,平复如旧矣。” 
- 克己复礼- 成语解释:克:克制。 
 儒家指约束自己,使每件事都归于“礼”。- 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颜渊》:“克己复礼为仁。” 
- 顾复之恩- 成语解释:顾:回头看;复:反复。 
 比喻父母养育的恩德。- 成语出处:《诗经・小雅・蓼莪》:“父兮生我,母兮鞠我……顾我复我,出入腹我。 
- 东山复起- 成语解释:同“东山再起”。 - 成语出处:明・张煌言《祭建国公郑羽长鸿逵文》:“悬拟壮猷,东山复起。夫何讣闻,遽骑箕尾?” 
- 旧态复萌- 成语解释:旧态:老脾气,老样子;复:又;萌:发生。 
 指旧的习气或毛病等又出现了。- 成语出处:明・梅鼎祚《玉合记・嗣音》:“不欺师父,韩郎遣信到此,不觉故态复萌,情缘难断。” 
- 返来复去- 成语解释:谓多次重复。 - 成语出处:柳青《创业史》第二部第二五章:“说醒着吧,他又神志不清,脑子里总是:黑马——白占魁——农业社,农业社——白占魁——黑马,返来复去地兜得他秃顶脑袋疼了起来。” 
- 计无复之- 成语解释:指再无别的办法可想,不得不这样。 -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季布栾布列传论》:“夫婢妾贱人感慨而自杀者,非能勇也,其计画无复之耳。” 
- 死灰复然- 成语解释:比喻失势者重新得势或停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。 -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韩长孺列传》:“安国坐法抵罪,蒙狱吏田甲辱安国,安国曰:‘死灰独不复然乎?’田甲曰:‘然即溺之。’” 
- 一去不复还- 成语解释:复:再;还:回来。 
 一去就不再回来了。比喻事情已成为过去,再不能重现。-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刺客列传》:“风萧萧兮易水寒,壮士一去兮不复还。” 
- 未能免俗,聊复尔耳- 成语解释:俗:习俗;聊:姑且;尔:如此;耳:而已,罢了。 
 没能够摆脱开自己不以为然的风俗习惯。指行动受习惯的影响而不得不随俗。- 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・任诞》:人或怪之,答曰:‘未能免俗,聊复尔耳。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