浮在中间的成语(共107个)
富贵浮云
成语解释:意思是不义而富贵,对于我就象浮云那样轻漂。比喻把金钱、地位看得很轻。
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述而》:“不义而富且贵,于我如浮云。”
救人一命,胜造七级浮屠
成语解释:指救人性命功德无量。
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十卷:“官人差矣!不忍之心,人皆有之。救人一命,胜造七级浮屠。若说报答,就是为利了,岂是老汉的本念!”
嚣浮轻巧
成语解释:嚣浮:浮夸。
形容人不踏实可靠。成语出处:北宋《新唐书・朱朴传》:“人心嚣浮轻巧。”
泛家浮宅
成语解释:泛:漂浮水上。
形容以船为家,浪迹江湖。成语出处:明・袁宏道《锦帆集・尺牍・龚惟长先生》:“泛家浮宅,不知老之将至。”
沉李浮瓜
成语解释:吃在冷水里浸过的瓜果。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。
成语出处:三国・魏 曹丕《与朝歌令吴质书》:“浮甘瓜于清泉,沉朱李于寒水。”
人浮于事
成语解释: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。
成语出处: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坊记》:“故君子与其使食浮于人也,宁使人浮于食。”
泛萍浮梗
成语解释:浮动在水面的萍草和树根。比喻踪迹漂泊不定。
成语出处:唐・徐夤《别》诗:“酒尽欲终问后期,泛萍浮梗不胜悲。”
掠影浮光
成语解释:指浮光掠影,浮于表面不深入。
成语出处:《新华日报》1943.8.28:“一个正视现实的人,不会只是去强调这掠影浮光,但亦决不故意去抹煞它。”
粗心浮气
成语解释:浮:浮躁。
形容人不细心,不沉着。成语出处:宋・陆九渊《祭吕伯恭文》:“比年以来,日觉少异,更尝差多观省,加细追维,曩昔粗心浮气,徒致参辰,岂足酬义。”
心浮气盛
成语解释:形容人性情浮躁,态度傲慢。
成语出处:孙犁《秀露集・文学和生活的路》:“好在还没惹出什么大祸,我后来就不敢再这样心浮气盛了。”
人浮于食
成语解释:浮:超过,多余。
食:指俸禄。
原指人的才能超过所得的俸禄。后比喻人员太多超过了工作的需要。亦作“人浮于事”。成语出处: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坊记》:“故君子与其使食浮于人也,宁使人浮于食。”
漂浮不定
成语解释:漂浮:停留在流体表面或悬浮在流体中。
指人飘泊不定。成语出处:刘白羽《第二个太阳》第13章:“像云影一样这里、那里,一明、一暗,漂浮不定。”
与世浮沉
成语解释:见“与世沉浮”。
成语出处:宋・司马光《右班殿直傅君墓志铭》:“然不能与世浮沉。平视贵要,若无人,故所至龃龉。”
随俗浮沉
成语解释:自己没有一定的想法,随着潮流走。
成语出处:汉・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故且从俗浮沉,与时俯仰,以通其狂惑。”
游辞浮说
成语解释:游:虚浮不实。
虚浮不实的议论。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范汪传》:“王何蔑弃典文,不遵礼度,游辞浮说,波荡后生,饰华言以翳实,骋繁文以惑世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