梁在中间的成语(共79个)
蠹啄剖梁柱,蚊虻走牛羊
成语解释:蠹:蛀虫;剖:破开;虻:蚊虫。
蛀虫能毁坏梁柱,蚊虻可以赶走牛羊。比喻忽视微小的有害因素就会产生大的祸患。成语出处:西汉・刘安《淮南子・人间训》:“故蠹啄剖梁柱,蚊虻走牛羊,此之谓也。”
濠梁观鱼
成语解释:濠:水名;梁:桥梁。
在濠水的桥梁上观鱼。形容悠然自得,寄情物外。成语出处:战国・宋・庄周《庄子・秋水》:“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。庄子曰:‘倏鱼出游从容,是鱼之乐也。’惠子曰:‘子非鱼,安知鱼之乐?’庄子曰:‘子非我,安知我不知鱼之乐?’”
戳脊梁骨
成语解释:在背后指责议论。
成语出处:刘心武《钟鼓楼》第二章:“被人们当面无数次地训斥批判,也被人们背后无数次地戳脊梁骨。”
惊起梁尘
成语解释:《太平御览》卷五七二引汉刘向《别录》:“汉兴以来,善歌者鲁人虞公,发声清哀,盖动梁尘。
”后因以“惊起梁尘”形容歌声高妙动人。成语出处:《太平御览》卷五七二引汉・刘向《别录》:“汉兴以来,善歌者鲁人虞公,发声清哀,盖动梁尘。”
画梁雕栋
成语解释:雕:用彩画装饰;栋:房屋的正梁。
有雕刻和彩画装饰的栋梁。形容豪华的宫室。也作“雕梁画栋”。成语出处:元・王子一《误入桃源》第二折:“光闪闪贝阙珠宫,齐臻臻碧瓦朱甍,宽绰绰罗帏绣成栊,郁巍巍画梁雕栋。”
抚梁易柱
成语解释:抚:用手托着;易:更换。
传说商纣王手托屋梁,抽换房柱。形容力大无比。成语出处:晋・皇甫谧《帝王世纪》:“纣倒曳九牛,抚梁易柱。”
栋梁之器
成语解释:栋:房屋正梁;梁: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房顶的横木。
比喻能担当国家重任的人才。成语出处:《南史・陆凯传》:“宰相之门,豫章栝柏虽小,已有栋梁之器。”
绕梁遏云
成语解释:绕梁:绕着屋梁,形容歌声保留时间长久;遏云:形容歌声嘹亮高入云端。
余声嘹亮,响彻云霄。形容歌声十分动听。成语出处:《列子・汤问》:昔韩娥东之齐,匮粮,过雍门,鬻歌假食,既去而余音绕梁,三日不绝,左右以其人弗去。
雕梁绣柱
成语解释:雕:用彩画装饰。
用彩画装饰的大梁和用锦绣包裹的柱子。形容建筑物的奢华。成语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66回:“原来这座酒楼,名贯河北,号为第一;上有三檐滴水,雕梁绣柱,极是造得好。”
悬梁刺骨
成语解释:形容刻苦学习。
成语出处:《战国策・秦策一》:“(苏秦)读书欲睡,引锥自刺其股。”《太平御览》卷三百六十三引《汉书》:“孙敬字文宝,好学,晨夕不休,及至眠睡疲寝,以绳系头,悬屋梁。后为当世大儒。”
齐梁世界
成语解释:齐、梁:南北朝时的两个王朝,政治腐败。
比喻国家衰弱混乱。成语出处:清・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28回:“本朝若不是永乐振作一番,信着建文软弱,久已弄成个齐梁世界了。”
屋梁落月
成语解释:比喻殷切的思念朋友的心情。
成语出处:唐・杜甫《梦李白》:落月满屋梁,犹疑照颜色。
绕梁之音
成语解释:形容歌声美妙动听,长久留在人们耳中。参见“余音绕梁”。
成语出处:晋陆机《演连珠》:“臣闻应物有方,居难则易。……是以充堂之芳,非幽兰所难,绕梁之音,实萦弦所思。”
泽梁无禁
成语解释:泽,水流会合的地方。梁,在河川中筑土为隄,阻断河水而捕捉鱼虾之处。全句是说不禁止人民在河川中设梁。形容政府的宽厚慈爱。
成语出处:孟子梁惠王下:“泽梁无禁,罪人不孥。”
朝梁暮晋
成语解释:比喻人反复无常,没有节操。
成语出处:五代冯道为相,历五朝八姓,于丧君亡国略不在意。自号长乐老,着《长乐老自叙》,历陈官爵以为荣,时论卑之。元刘因有《冯道》诗讽之曰:“亡国降臣固位难,痴顽老子几朝官。朝梁暮晋浑闲事,更舍残骸与契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