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
在中间的成语(共183个)

  • 竭力

    dān jīng jié lì

    成语解释:犹殚精毕力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胡应麟《诗薮・古体中》:“而其叙致周折,语意神奇处,更千百年大匠国工,殚精竭力不能恍惚。”

  • 博大

    bó dà jīng shēn

    成语解释:博:广博;精深:又专又深。
    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而高深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姜世昌《逸周书》:“迄今读之,若揭日月而行千载,其博大精深之旨,非晚世学者所及。”

  • 食不厌,脍不厌细

    shí bù yàn jīng , kuài bù yàn xì

    成语解释:厌:满足;脍:细切的肉。
    粮食舂得越精越好,肉切得越细越好。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乡党》:“斋必变食,居必迁坐。食不厌精,脍不厌细。”

  • 用宏

    qǔ jīng yòng hóng

    成语解释:精:精华。
    用:采用;享用。
    宏:通弘;大。
    从大量的事物中取其最好的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昭公七年》:“蕞尔国,而三世执其政柄,其用物也弘矣,其取精也多矣。”

  • 用弘

    qǔ jīng yòng hóng

    成语解释:精:精华;用:享受,占有;弘:大。
    从丰富的材料里提取精华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昭公七年》:“蕞尔国,而三世执其政柄,其用物也弘矣,其取精也多矣。”

  • 兵在而不在多

    bīng zài jīng ér bù zài duō

    成语解释:兵士在于精壮而不在乎众多。也比喻要求质量而不能只讲数量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五代史平话・周史》:“凡兵在乎精,不在乎多。”

  • 没彩

    méi jīng méi cǎi

    成语解释:犹没精打彩。

    成语出处:叶圣陶《潘先生在难中》:“他心头突然一沉……没精没彩地踱到学校里。”

  • jiàn jīng shí jīng

    成语解释:同“见经识经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11回:“却被院中婆娘见精识精,看破了八九分。”

  • 粮足

    bīng jīng liáng zú

    成语解释:兵:兵士。
    指兵士精锐,粮草充足。形容军队十分强盛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43回:“今江东兵精粮足,且有长江之险。”

  • 于勤

    yè jīng yú qín

    成语解释:学业方面的精深造诣是由于勤奋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业精于勤,荒于嬉;行成于思,毁于随。”

  • 取其华,去其糟粕

    qǔ qí jīng huá , qù qí zāo bó

    成语解释:糟粕:酒糟,比喻无用的东西。
    把有用的东西留下,把无用的东西丢掉。

    成语出处:马南邨《不要秘诀的秘诀》:“我们现在提倡读书要用批判的眼光,要取其精华,去其糟粕,这个主张古代读书人却没有胆量提出。”

  • 去其糟粕,存其

    qù qí zāo pò , cún qí jīng huá

    成语解释:糟粕:酒糟,比喻无用的东西。
    把有用的东西留下,把无用的东西丢掉。

    成语出处:李锐《毛泽东同志的初期革命活动・学生时代》:“他们对于中国的旧东西和外国的新东西……是‘去其糟粕,存其精华’,是‘斟酌国情,两无所偏’。”

  • 微言

    wēi yán jīng yì

    成语解释:微:精深;微言:精深微秒的言辞。
    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郑燮《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》:“读《易》至韦编三绝,不知翻越过几千百遍来,微言精义,愈探愈出,愈研愈入,愈往而不知其所穷。”

  • 为治

    lì jīng wéi zhì

    成语解释:厉:振作,振奋;治:治理国家。
    振奋精神,治理好国家。

    成语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魏相传》:“宣帝始亲万机,厉精为治,练群臣,核名实,而相总领众职,甚称上意。”

  • 抖擞

    dǒu sǒu jīng shén

    成语解释:振作起精神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・杭州光庆寺遇安禅师》:“(僧)问:'光吞万象从师道,心月孤圆意若何?'师曰:'抖擞精神着。'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