祥在中间的成语(共36个)
吉祥如意
成语解释:祥:祥瑞。
吉利祥和;万事如意。多用祝颂他人美满称心。成语出处:北朝・齐・张成《造像题字》:“为亡父母敬造观音像一区,合家大小八口人等供奉,吉祥如意。”
不祥之兆
成语解释:祥:吉利;兆:预兆;苗头。
不吉利的预兆。古代人迷信;烧龟甲根据其裂痕的形状和数量占卜吉凶。也作“不祥之征”。成语出处:五代十国・后唐・王仁裕《开元天宝遗事・风流阵》:“时议以为不祥之兆,后果有禄山兵乱。”
吉祥止止
成语解释:第一个止字是留止的意思,第二个止字是助词。指喜庆。
成语出处: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人间世》:“瞻彼阕者,虚室生白,吉祥止止。”
和气致祥,乖气致异
成语解释:和气:和睦;乖气:不和顺;异:灾异。
和睦招致吉祥,不和招致灾祸。成语出处:西汉・刘向《条灾异封事》:“由此观之,和气致祥,乖气致异。”
和气致祥,乖气致戾
成语解释:和气:和睦;乖气:不和顺;戾:罪过。
和睦招致吉祥,不和招致灾祸。成语出处:清・百一居士《壶天录》中卷:“和气致祥,乖气致戾,处家固然也,即涉世亦何不莫然!”
威凤祥麟
成语解释:麒麟和凤凰,古代传说是吉祥的象征,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能见到。后比喻非常难得的人才。
成语出处:《宋书・符瑞志中》:“元康四年,南郡获威风。”《宋史・乐志一》:“九年,岚州献祥麟。”
威风祥麟
成语解释:麒麟和凤凰,古代传说是吉祥的禽兽,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能见到。后比喻非常难得的人才。
成语出处:元《宋史・符瑞志中》:“元康四年,南郡获威风。”《宋史・乐志一》:“九年,岚州献祥麟。”
不祥之木
成语解释:祥:吉祥;木:树。
不吉祥的树。即被雷电所毁的树。指不会带来吉利的庇护者。成语出处:《淮南子・说林训》:佐祭者得尝,救斗者得伤,荫不祥之木,为雷电所扑。
吉祥善事
成语解释:吉利的好事情。
成语出处:《战国策・秦策三》:泽流千世,称之而勿绝,与天下终。岂非道之符,而圣人所谓吉祥善事与?
瑞气祥云
成语解释:瑞:吉祥。
天上的云气呈现吉祥的征兆。成语出处:明・无名氏《度黄龙》头折:“今到此山之中,观见瑞气祥云,氤氲于九霄之上。”
瑞彩祥云
成语解释:瑞:吉祥。
天上的云气呈现吉祥的征兆。成语出处:明・无名氏《紫微宫》第二折:“瑶池内瑞彩祥云尽笼罩,总堪描。”
安祥恭敬
成语解释:古时指教育儿童应注意的四点:安定而不轻躁,详审而不疏率,表现要谦恭,心里要有所敬畏。
成语出处:宋・朱熹《小学・嘉言》:教小儿,先要安祥恭敬。
王祥卧冰
成语解释:王祥卧冰求鱼以奉母。比喻子女孝顺父母。
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王祥传》:“父母有疾,衣不解带……祥解衣将剖冰求之,冰忽自解,双鲤跃出,持之而归。”
不祥之征
成语解释:征:征兆。
指不好的预兆。成语出处:北魏・郦道元《水经注・河水》:“恒水上流有一国,国王小夫人生肉胎,大夫人妒之,言:‘汝之生,不祥之征。’即盛以木函,掷恒水中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