刻在中间的成语(共88个)
- 画地刻木- 成语解释:比喻进监狱,受审讯。 - 成语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王僧儒传》:“盖画地刻木,昔人所恶,丛棘既累,于何可闻,所以握手恋恋,离别珍重。” 
- 阴刻乐祸- 成语解释:为人阴险刻薄,看到他人有不如意的事就暗中高兴。 - 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・崔器传》:器性阴刻乐祸,残忍寡恩,希旨奏陷贼官准律并合处死。 
- 痛心刻骨- 成语解释:伤痛入骨髓。形容伤心到了极点。 - 成语出处:《明史・刘健传》:“臣等遭逢先帝,临终顾命,惓惓以陛下为托,痛心刻骨,誓以死报。” 
- 画虎刻鹄- 成语解释:①比喻好高鹜远,终无成就。②比喻好事做不成,反变了坏事。 - 成语出处:《东观汉记・马援传》:“与兄子严敦书曰:‘学龙伯高不就,犹为谨饬之士,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。效杜季良而不成,陷为天下轻薄子,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。’” 
- 画龙刻鹄- 成语解释:比喻好高鹜远,终无成就。同“画虎刻鹄”。 - 成语出处:清・唐孙华《送吴振西北游》诗:“东箭南金谁国士,画龙刻鹄半虚名。” 
- 刺心刻骨- 成语解释:①谓感念至深。②亦作“刺心切骨”。内心极其悲愤。 - 成语出处:清・陈确《答恽促升书》:“遵教及此,直是刺心刻骨,弟诚多言矣。” 
- 雕心刻肾- 成语解释:同“雕肝琢肾”。 - 成语出处:明・胡应麟《诗薮・六朝》:“诗文不朽大业,学者雕心刻肾,穷昼极夜,犹惧弗窥奥妙。” 
- 雕虫刻篆- 成语解释:见“雕虫篆刻”。 - 成语出处:明・高濂《玉簪记・下第》:“不须泪涟。有日眉扬额点,且自雕虫刻篆,我这里尽清闲。” 
- 刊心刻骨- 成语解释:指印象深刻,令人难忘。 - 成语出处:闻一多《邓以蛰题记》:“也没有一篇不刊心刻骨,博大精深。只要你肯埋着头,咬着牙,在岩石里边寻求金子。” 
- 求剑刻舟- 成语解释:见“刻舟求剑”。 
- 染神刻骨- 成语解释:犹铭心刻骨。谓感受深切。 - 成语出处:清・赵翼《瓯北诗话・南宋人著述未入金源》:“苏黄字迹,亦所矜赏,谓‘二公翰墨,片言只字,皆未名之宝,百不为多,一不为少。’是遗山之于苏黄,可谓染神刻骨矣。” 
- 篆刻虫雕- 成语解释:比喻使小技。 - 成语出处:姚锡钧《论诗绝句》:“篆刻虫雕笑壮夫,凿山铸铁叹阳湖。” 
- 雕文刻镂- 成语解释:谓在器物上刻镂花纹图案,以为文饰。 - 成语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景帝纪》:“雕文刻镂,伤农事者也;锦绣纂组,害女红者也。” 
- 雕花刻叶- 成语解释:雕琢花和叶,构思作诗赋吟咏。 - 成语出处:唐・司空图《力疾山下吴村看杏花》诗:才情百巧斗风光,却笑雕花刻叶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