授在中间的成语(共35个)
- 见危授命- 成语解释: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。 - 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宪问》:“见利思义,见危授命,久要不忘平生之言,亦可以为成人矣。” 
- 面授机宜- 成语解释:面:当面;授:教;传授;机宜:适应时机的对策、办法。 
 当面教给应采取的机密的对策或措施。- 成语出处:宋・苏轼《与孙子思七首》:“书四纸,并药方驰上方,须面授其秘也。” 
- 男女授受不亲- 成语解释:授:给予;受:接受;亲:亲自接触。 
 封建礼教规定男女之间不能直接接触、言谈或授受物件,限制男女交往。- 成语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离娄上》:“男女授受不亲,礼也。” 
- 敬授民时- 成语解释:见“敬授人时”。 - 成语出处:南朝・梁・梁元帝《庆东耕启》:“伏惟陛下,敬授民时,造幄籍圃。” 
- 敬授人时- 成语解释:亦作“敬授民时”。《书·尧典》:“乃命羲和,钦若昊天,历象日月星辰,敬授人时”。 
 蔡沉集传:“人时,谓耕获之候”。
 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引作“敬授民时”。谓将历法付予百姓,使知时令变化,不误农时。后以“敬授人时”指颁布历书。- 成语出处:《书・尧典》:“乃命羲和,钦若昊天,历象日月星辰,敬授人时”。蔡沉集传:“人时,谓耕获之候”。《史记・五帝本纪》引作“敬授民时”。 
- 临危授命- 成语解释:面对危急时勇于献出生命。 - 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宪问》:“见利思义,见危授命。” 
- 量能授官- 成语解释:根据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适当官职。 -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平津侯主父列传》:“今陛下躬行大孝,鉴三王,建周道,兼文武,厉贤予禄,量能授官。” 
- 色授魂与- 成语解释:色:神色;授、与:给予。 
 形容彼此用眉目传情,心意投合。- 成语出处:汉・司马相如《上林赋》:“长眉连娟,微睇绵藐,色授魂与,心愉于侧。”李善注引张揖曰:“彼色来授,我魂往与接也。” 
- 私相授受- 成语解释:指不是公开的给予和接受。 - 成语出处:清・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52回:“交与你执着,才有个凭据,你才放心。那有我两个人私相授受的呢?” 
- 沿才授职- 成语解释:沿:顺着,按照;授:任命。 
 按照人的才能授以相称的职务。
- 倒持太阿,授人以柄- 成语解释:泰阿:宝剑名。 
 倒拿着剑,把剑柄给别人。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,自己反受其害。- 成语出处:《汉书・梅福传》:“倒持泰阿,授楚其柄。”汉・陈琳《谏何进召外兵》:大兵合聚,强者为雄,所为倒持干戈,授人以柄,功必不成,祗为乱阶。 
- 量能授器- 成语解释:根据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适当官职。 - 成语出处:《荀子・君道》:论德而定次,量能而授官。 
- 传道授业- 成语解释:传授道理,教授学业。 - 成语出处:唐・韩愈《师说》:“古之学者必有师。师者,所以传道、授业、解惑也。” 
- 赐茅授土- 成语解释:封建社会帝王分封诸侯的一种礼仪。帝王以五色土为太社,分封诸侯时,各授以他们相应的某方某色土,如东方青土,南方赤土等,并包以白茅,使归以立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