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在中间的成语(共177个)
恶人先告状
成语解释:指坏人或理亏的人抢先诉说或歪曲事实。
成语出处:鲁迅《两地书》:“经我强硬的答复,没法对付,便用最终的毒计,就是以退为进,先发制人,亦即所谓‘恶人先告状’也。”
甘井先竭
成语解释:甜水井的水先枯竭。比喻有才能的人往往早衰。
成语出处: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山木》:“直木先伐,甘井先竭。”
害人先害己
成语解释:先想设计去害别人,结果自己身受其害。
成语出处:清・郭小亭《济公全传》第137回:“常言道,害人先害己,这话诚然不错,小子也是该死的。”
金风未动蝉先觉
成语解释:金风:秋风;蝉:知了。
秋风未起而蝉已经先知道。比喻事先觉察到将要发生的事情。成语出处:元・尚仲贤《三夺槊》第二折:“可知道金风未动蝉先觉,那宝剑得来你怎消?”
雁默先烹
成语解释:比喻无才者先被淘汰。
成语出处: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山木》:“夫子出于山,舍于故人之家。故人喜,命竖子杀雁而烹之。竖子请曰:‘其一能鸣,其一不能鸣,请奚杀?’主人曰:‘杀不能鸣者。’”
欲扬先抑
成语解释:要发扬、放开但先控制、压抑。
成语出处:郁达夫《苏州烟雨记》:“还是为唤醒观者的观听起见,用修辞学上的欲扬先抑的笔法,使能得着一个对称的效力而想出来的?”
兵贵先声
成语解释:指用兵贵在先以自己的声势镇慑敌人。
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淮阴侯列传》:“兵固有先声而后实者,此之谓也。”
疾走先得
成语解释:比喻行动迅速的人首先达到目的。同“疾足先得”。
成语出处:汉・焦赣《易林・损之井》:“秦失其鹿,疾走先得。”
东郭先生
成语解释:泛指对坏人讲仁慈的糊涂人,比喻不分善恶,滥施仁慈的人。
成语出处:明・马中锡《中山狼传》讲东郭先生救助中山狼,反而几乎被狼所害的故事。
南郭先生
成语解释:比喻无才而占据其位的人。
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刘寔传》:“推贤之风不立,滥举之法不改,则南郭先生之徒盈于朝矣。”
乌有先生
成语解释:虚拟的人名或事物。
成语出处:汉・司马相如《子虚赋》:“楚使子虚使于齐,王悉发车骑,与使者出畋。畋罢,子虚过姹乌有先生,亡是公存焉。”
冬烘先生
成语解释:指昏庸浅陋的知识分子。
成语出处:五代・王定宝《唐摭言》卷八:“主司头脑太冬烘,错认颜标作鲁公。”
北郭先生
成语解释:用以指隐居不仕的人。
成语出处:《韩诗外传》卷九载,北郭先生却楚庄王之聘不仕。《后汉书・方术传・廖扶》载,廖扶感父以法丧身,惮为吏,终身不仕,时人因号为北郭先生。
道学先生
成语解释:指思想、作风特别迂腐的读书人。
成语出处:明・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二:“仲友喜的是俊爽名流,恼的是道学先生。”
豁达先生
成语解释:指人心胸坦荡,头脑清醒。
成语出处:《子不语》:“此处向不平静,自豁达先生过后,永无为祟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