散在中间的成语(共135个)
- 樗栎散材- 成语解释:樗栎:不成材的树木。 
 比喻平庸无用的人。常用作谦词。- 成语出处: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逍遥游》:“吾有大树,人谓之樗,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,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。立之涂,匠者不顾。”宋・杨时《谢太守启》:如某者,驽骀下乘,樗栎散材。 
- 止戈散马- 成语解释:停用兵戈,放还战马,意谓结束战争。 - 成语出处:《北齐书・神武帝纪下》:“止戈散马,各事家业。” 
- 休牛散马- 成语解释:见“休牛归马”。 - 成语出处:唐・魏徵寿《隋书・薛道衡传》:“于是八荒无外,九服大同,四海为家,万里为宅。乃休牛散马,偃武修文。” 
- 鸟散鱼溃- 成语解释:溃:溃散。 
 象鸟惊飞,象鱼溃散而逃。形容军队因受惊扰而乱纷纷地四下溃散。- 成语出处:《南史・宋武帝纪》:“番禺之功,俘级万数,左里之捷,鸟散鱼溃。” 
- 浇醇散朴- 成语解释:见“浇淳散朴”。 - 成语出处:《文子・上礼》:“施及周室,浇醇散朴,离道以为伪,险德以为行。” 
- 披头散发- 成语解释:披:散开;一头长发凌乱地披着。 
 形容慌乱、狼狈或懒散。- 成语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2回:“那张三又挑唆阎婆去厅上披头散发告道:‘宋江实是宋清隐藏在家,不令出官。’” 
- 魄散魂飞- 成语解释:同“魂飞魄散”。 - 成语出处:1. 元・无名氏《百花亭》第三折:“可正是船至江心补漏迟,只着我魄散魂飞。”2. 明・徐霖《绣襦记》第三十出:“听说罢心悲痛,骇得我魄散魂飞似痴。” 
- 一盘散沙- 成语解释:一盘黏合不到一起的沙子。比喻力量分散;没有组织起来。 - 成语出处:清・梁启超《十种德性相反相成论》:“然终不免一盘散沙之诮者,则以无合群之德故也。” 
- 冰散瓦解- 成语解释:比喻完全消失或彻底崩溃。 - 成语出处:《三国志魏志傅嘏传》“嘏对曰”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《战略》:“比及三年,左提右挈,虏必冰散瓦解,安受其弊,可坐算而得也。” 
- 雾散云披- 成语解释:喻变化之快。 - 成语出处:汉・蔡邕《释诲》:“武夫奋略,战士讲锐,电骇风驰,雾散云披。” 
- 懒懒散散- 成语解释:指人懒惰散漫。 - 成语出处:曾朴《孽海花》第四回:“公坊披着件夏布小衫,踢着鞋在卧室里懒懒散散地迎出来道:‘什么独乐不独乐的乱喊?’” 
- 零零散散- 成语解释:分布得很稀,不多。 - 成语出处:方志敏《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》:“道路是凹凸不平的,柴屑粪渣,零零散散地散布在路上。” 
- 天女散花- 成语解释:《维摩诘经·观众生品》中记载;以天女散花度菩萨和弟子的道行。后比喻大雪纷飞或抛洒东西的景象。 - 成语出处:《维摩经・观众生品》:“时维摩诘室有一天女,见诸大人闻所说说法,便现其身,即以天华散诸菩萨、大弟子上,华至诸菩萨即皆堕落,至大弟子便著不堕。一切弟子神力去华,不能令去。” 
- 天下无不散筵席- 成语解释:天下没有不解散的聚会。指团聚是相对的,终究要分离的。 - 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35卷:“天下无有不散筵席,就合上一千年,少不得有个分开日子。” 
- 魂飞天外,魄散九霄- 成语解释:魂:灵魂;魄: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。 
 形容惊恐到了极点或受到了极大诱惑而不能自持。- 成语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63回:“梁中书看了,吓得魂飞天外,魄散九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