熟在中间的成语(共47个)
耳熟能详
成语解释:听得多了;就可以说得详尽细致。耳熟:听熟了;详:细说。
成语出处:宋・欧阳修《泷冈阡表》:“吾耳熟焉,故能详也。”
瓜熟蒂落
成语解释:瓜熟了;瓜蒂就脱落了。比喻条件或时机成熟;事情自然会成功。
成语出处:宋・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・元气论》:“如二仪分三才,体地法天,负阴抱阳;喻瓜熟蒂落,啐啄同时。”
生米做成熟饭
成语解释:比喻事情已经做成了,不能再改变。
成语出处:明・沈受先《三元记・遣妾》:“小姐,如今生米做成熟饭了,又何必如此推阻。”
深思熟虑
成语解释:熟:细致。
反复细致地思索考虑。成语出处:《魏书・程骏传》:“且攻难守易,则力悬百倍,不可不深思,不可不熟虑。”
轻车熟路
成语解释:驾轻车;走熟路。比喻对某种工作很熟悉;干起来不费力。
成语出处:唐・韩愈《送石处士序》:“若驷马驾轻车,就熟路,而王良、造父为之先后也。”
熟门熟路
成语解释:熟悉门径,了解情况,很有经验。
成语出处:清・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二回:“王孝廉是熟门熟路,管门的一向认得,立时请进,并不阻挡。”
熟人熟事
成语解释:指经常打交道的。
生米煮成熟饭
成语解释:比喻事情已经做成了,不能再改变。
成语出处:清・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30回:“等到生米煮成熟饭,他老人家也赖不到那里去了。”
梦熟黄粱
成语解释:黄粱:粟米。
比喻美好的愿望如同梦幻一样。成语出处:明・无名氏《鸣凤记・林公避兵》:“只见他一似宰予昼寝,孟轲隐几,梦熟黄粱,庄周梦蝶正颠狂,周公事业成何望!”
果熟蒂落
成语解释:谓果实成熟,果蒂自然脱落。亦以比喻时机一旦成熟,事情自然成功。
成语出处:冰心《悼念茅公》:“他们都是当时文坛上朵朵怒放的奇花,花褪残红后,结了硕大深红的果子,果熟蒂落,他们一个个地自己贡献出来。”
兼权熟计
成语解释:指多方面衡量,深入考虑。
成语出处:《荀子・不苟》:“见其可利也,则必前后虑其可害也者;而兼权之,熟计之,然后定其欲恶取舍。”
通计熟筹
成语解释:全面考虑,仔细筹划。
成语出处:清・林则徐《报告抵粤日期并体察洋面堵截趸船情形折》:“拟于旬日之间出赴中路之虎门、澳门等处,与水师提臣关天培乘船周览,以便相机度势,通计熟筹。”
沉思熟虑
成语解释:深入思索,仔细考虑。
成语出处:茅盾《虹》:“像受了什么刺戟似的,梅女士忽然戴着一付沉思熟虑的面孔。”
人熟理不熟
成语解释:理:道理,规矩。
人虽然相熟,但还应该按理办事。成语出处:谭力《夏季欲望》第十六章:但是,人熟理不熟,医院有规定,如果我违反,就将扣我的所有工资和奖金去充账。
生米作成熟饭
成语解释:比喻事情已经做成了,不能再改变。
成语出处:清・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40回:“这个当儿,珍姑娘的头是磕了,脸是开了,生米是作成熟饭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