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
在中间的成语(共19个)

  • 履霜

    gě jù lǚ shuāng

    成语解释:冬天穿著夏天的鞋子。比喻过分节俭吝啬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诗经・魏风・葛屦》:“纠纠葛屦,可以履霜?”《幼学琼林・卷二・衣服类》:“葛屦履霜,诮俭啬之过甚。”

  • 剑及

    jiàn jí jù jí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行动坚决迅速。

    成语出处:左丘明《左传・宣公十四年》:“楚子闻之,投袂而起,屦及于窒皇,剑及于寝门之外,车及于蒲胥之市。秋九月,楚子围宋。”

  • 踵决

    nà jù zhǒng jué

    成语解释:纳:穿;屦:鞋;踵:脚后跟;决:破裂。
    穿上鞋子,破了后跟。形容衣着褴褛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让王》:“三日不举火,十年不制衣,正冠而缨绝,捉衿而肘见,纳屦而踵决。”

  • 倒施

    guàn jù dǎo shī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冠履倒易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李贽《〈忠义水浒传〉序》:“盖自宋室不竞,冠屦倒施,大贤处下,不肖处上。”

  • 踊贵

    yǒng guì jù jiàn

    成语解释:踊:古代为受过刖刑的人制作的鞋;屦:用麻、草制成的鞋。
    受刖刑者穿的鞋价钱比普通人穿的鞋还要贵。比喻社会现象不正常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昭公三年》:国之诸市,屦贱踊贵,民人痛疾。

  • 遗簪

    zhuì jù yí zān

    成语解释:坠:掉落;屦:鞋子;遗:遗失。
    掉落的簪和鞋子,比喻旧物。比喻能勾起人们怀旧之情的故物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北史・韦夐传》:昔人不弃遗簪坠屦者,恶与之同出,不与同归。吾之操行虽有不逮前烈,然舍旧录新,亦非吾志也。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