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在中间的成语(共445个)
改玉改行
成语解释:见“改步改玉”。
成语出处:《国语・周语中》:“晋文公既定襄王于郏,王劳之以地,辞,请隧焉。王不许,曰:‘……先民有言曰:“改玉改行。”’”
改玉改步
成语解释:见“改步改玉”。
成语出处:章炳麟《革命道德说》:“蒙古不道,宰割诸夏,改玉改步,人无异心。”
珠圆玉润
成语解释:像珍珠那样浑圆;像美玉那样润泽。形容皮肤、歌喉;文笔等圆润而富有光彩。润:润滑;光滑。
成语出处:明・汪珂玉《珊瑚网・名画题跋》:“黄鹤仙翁寄余诗画,两学贤友俱有和章,明窗展玩,珠圆玉润,照耀后先。”
惜玉怜香
成语解释:比喻对女子体贴爱护。
成语出处:元・张可久《普天乐・收心》曲:“关心三月春,开口千金笑,惜玉怜香何时了。”
香消玉减
成语解释:比喻美女日渐消瘦。
成语出处:元・贾仲名《萧淑兰》第二折:“则为他粉悴胭憔,端的是香消也那玉减。”
白玉微瑕
成语解释:白玉上的小斑点。比喻有些小缺点,美中不足。
成语出处:唐・吴兢《贞观政要・公平》:“君子小过,盖白玉之微瑕;小人小善,乃铅刀之一割。”
美玉无瑕
成语解释:瑕:玉斑。
美玉上面没有一点小斑。比喻人或事物完美的无缺点。成语出处:元・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三本第三折:“他是个娇滴滴美玉无瑕,粉脸生春,云鬓堆鸦。”
宁可玉碎,不能瓦全
成语解释:宁做玉器被打碎,不做陶器得保全。比喻宁愿为正义而死,不愿苟全性命。
成语出处:《北齐书・元景安传》:“大丈夫宁可玉碎,不能瓦全。”
宁玉碎,毋瓦全
成语解释:宁:宁愿;毋:不要。
宁做玉器被打碎,不做陶器得保全。比喻宁愿为正义而死,决不苟且偷生。成语出处:郭沫若《断断集・不灭的光辉》:“这种精神,这死不妥协宁玉碎,毋瓦全的精神,这是永远值得我们纪念,值得我们继承的。”
金乌西坠,玉兔东升
成语解释:金乌:太阳;坠:落下;玉兔:月亮。
太阳落山,月亮升起。成语出处:清・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13回:“一路说,一路行,不多时,早已金乌西坠,玉兔东升。”
一言既出,金玉不移
成语解释:移:改变。
话说出了口,就是用黄金白玉也不能更改。指话说出口,就不能再收回,一定要算数。成语出处:清・荑荻散人《玉娇梨》第十回:“我家小姐贞心定识不减古媛,今日一言既出,金玉不移。”
金玉其表
成语解释:金玉:珍宝。
比喻外表很华美,而里面一团糟。蒹葭玉树
成语解释:蒹葭:价值低微的水草,比喻微贱。
表示地位低的人依附地位高的人。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・容止》:“魏明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玄并坐,时人谓‘蒹葭倚玉树’。”
攻玉以石
成语解释:攻:加工,制造;以:借用。
加工璞玉需借用他山之石。比喻以他人之长,治自己之短。成语出处:《诗经・小雅・鹤鸣》:“它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”
谈霏玉屑
成语解释:谈话时美好的言辞像玉的碎末纷纷洒落一样。形容言谈美妙,滔滔不绝。
成语出处:宋・欧阳澈《显道辞中以诗示教因和韵复之》诗:“谈霏玉屑惊人听,歌和阳春满坐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