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
在中间的成语(共63个)

  • 含齿

    hán chǐ dài fā

    成语解释:口中有齿,头上长发。指人类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魏书・韩子熙传》:“遂乃擅废太后,离隔二宫,拷掠胡定,诬王行毒,含齿戴发,莫不悲惋。”

  • 巨鳌

    jù áo dài shān

    成语解释:鳌:古代传说中的大海龟;戴:用头顶着。
    大鳌的头上顶着山。比喻感恩深重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列子・汤问》;《楚辞・天问》:“鳌戴山拤,何以安之?”晋・张湛《离骚注》:巨鳌戴山,其他以安也。

  • 含牙

    hán yá dài jiǎo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含牙带角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淮南子・修务训》:“含牙戴角,前爪后距。”

  • 披枷

    pī jiā dài suǒ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披枷带锁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62回:“正行时,忽见有十数个和尚,一个个披枷戴锁,沿门乞化。”

  • 披毛

    pī máo dài jiǎo

    成语解释:指牲畜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释道元《景德传灯录》:“学人不负师机,还免披毛戴角也无?”

  • 二天

    gǎ dài èr tiān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那些把人从危险、艰难、疾病当中挽救出来的人。

  • 噙齿

    qín chǐ dài fā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男子汉的豪迈气概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无名氏《连环计》第三折:“奉先你是个男子汉,顶天立地,噙齿戴发,与老婆做不的主,要你何用。”

  • 乘车

    chéng chē dài lì

    成语解释:乘:坐,驾;笠:斗笠。
    比喻不因为富贵而改变贫贱之交。

    成语出处:晋・周处《风土记》:“卿虽乘车我戴笠,后日相逢下车揖。我步行,卿乘马,后日相逢卿当下。”

  • 垂发

    chuí fà dài bái

    成语解释:戴白:指白发老人。
    指幼儿与老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・邓禹传》:禹所止,辄停车住节,以劳来之,父老童稚,垂发戴白,满其车下,莫不感悦。

  • 凭席

    duó dài píng xí

    成语解释:原指讲经辩难时,辩胜者夺取他人的坐席。后指成就超过他人。也比喻在辩论中压倒众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・戴凭传》:正旦朝贺,百僚毕会,帝令群臣能说经者更相难诘,义有不能,辄夺其席以益通者,凭遂重坐五十余席。故京师为之语曰:‘解经不穷戴侍中。’

  • 莫名

    gǎn dài mò míng

    成语解释:感戴:感恩戴德;莫名:说不出来。
    感激之情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。

  • 冠山

    guàn shān dài lì

    成语解释:冠山:把山当帽子,比喻大。
    戴粒:用头顶粒,比喻小。
    形容大小虽异,但各适其适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文艺类聚》卷九七引《苻子》:“彼之冠山,何异乎我之戴粒也。”

  • 张帽

    lǐ dài zhāng mào
  • 披罗

    pī luó dài cuì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衣饰华丽。

    成语出处:许地山《危巢坠简・东野先生》:“黑油油的头发,映着一副不施脂粉的黄瘦脸庞,若教他披罗戴翠,人家便要赞他清俊。”

  • 倾耳

    qīng ěr dài mù

    成语解释:倾耳:侧着耳朵细心倾听;戴目:仰视。
    认真听,抬头看。形容殷切期盼。

    成语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贾山传》:“使天下之人戴目而视,倾耳耳听。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