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
在中间的成语(共32个)

  • 大公

    yī bǐng dà gōng

    成语解释:谓言论行事全秉公心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张居正《答工部郎中刘公伯燮言用人毁誉》:“仆近来用人处事,一秉大公。”

  • 当风

    dāng fēng bǐng zhú

    成语解释:秉:举着。
    迎着风举着蜡烛。比喻身陷危险境地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无名氏《勘金环》第三折:“我性命恰便似当风秉烛,恰便似水不浮沤。”

  • 江山好改,性难移

    jiāng shān hǎo gǎi , bǐng xìng nán yí

    成语解释:旧时俗语。强调人要改变习性是非常困难的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・徐老仆义愤成家》:“常言道得好,江山易改,禀性难移。”

  • 江山易改,性难移

    jiāng shān yì gǎi , bǐng xìng nán yí

    成语解释:人的秉性是极难转变的。即言人性难以改变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元曲选・无名氏〈谢金吾〉三》:“可不的山河易改;本姓(性)难移。”明・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・徐老仆义愤成家》:“常言道得好;江山易改;禀性难移”。《鲁迅书信集・九0六・致赵家璧》:“但‘江山好改;本性难移’;无论怎么小心;总不免发一点‘不妥’的议论。”

  • 风中

    fēng zhōng bǐng zhú

    成语解释:秉:拿着。
    风中拿着烛易灭。比喻临近死亡的人或行将消灭的事物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无名氏《海门张仲村乐堂》第一折:“我将世事都参透,幻身躯似风中秉烛,可怜见便似兀那水上浮沤。”

  • 虔诚

    yī bǐng qián chéng

    成语解释:谓诚心诚意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一零一回:“那凤姐儿也无心瞻仰圣像,一秉虔诚,磕了头,举起签筒默默的将那见鬼之事并身体不安等故祝告了一回。”

  • 至公

    yī bǐng zhì gōng

    成语解释:秉:掌握、主持;至:极、最。
    办事一切都出于公心。形容大公无私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六十回:“然而平中丞却不以此为轻重,委差委缺,仍旧是一秉至公。”

  • 遵道

    zūn dào bǐng yì

    成语解释:犹言遵守道义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柳宗元《清河张府君墓志铭》:“逮夫弱冠,遵道秉义。”

  • 尼山

    jiào bǐng ní shān
  • 庭训

    yòu bǐng tíng xùn

    成语解释:自小接受父母的教诲。又作“幼承庭训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官场现形记第十九回:“副钦差是幼秉庭训,由老太爷自己手里教大的。”

  • 史鱼

    shǐ yú bǐng zhí

    成语解释:史鱼:名鲉,字子鱼,春秋卫国大夫,以直谏著名;直:正直。
    史鱼秉性正直。形容人刚正不阿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卫灵公》:“直哉史鱼!邦有道,如矢;邦无道,如矢。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