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
在中间的成语(共168个)

  • 穴居

    yě chǔ xué jū

    成语解释:处:居住;穴:山洞。
    居住在洞里生活在荒野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周易・系辞下》:“上古穴居而野处,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,上栋下宇,以待风雨。”

  • 之徒

    xué chǔ zhī tú

    成语解释:穴:洞;处:居。
    居住在洞穴中的人。比喻孤陋寡闻、见识浅薄的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魏嚣传》:“而王之将吏,群居穴处之徒。”

  • 安时

    ān shí chǔ shùn

    成语解释:安于常分,顺其自然。形容满足于现状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养生主》:“适来,夫子时来;适去,夫子顺也。安时而处顺,哀乐不能入也。”

  • 抱法

    bào fǎ chǔ shì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把法和势结合起来,用势来保证法的推行。

    成语出处:先秦・韩非《韩非子・难势》:“抱法处势则治,背法去势则乱。”

  • 实偪

    shí bèng chǔ cǐ

    成语解释:《左传 隐公十一年》:“无滋他族,实偪处此,以与我郑国争此土也。
    ”本意为迫于形势而占有此地。后用以表示为情势所迫,不得不如此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隐公十一年》:“无滋他族,实偪处此,以与我郑国争此土也。”

  • 后者

    hòu zhě chǔ shàng

    成语解释:原指堆积柴火,后搬来的反而在上面。后指资历浅的人反而位居资格老的人之上。也泛指后来的人超过前辈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淮南子・缪称训》:“故圣人不为物先,而常制之其类,若积薪樵,后者在上。”《文子・上德》:故圣人虚无因循,常后而不先,譬如积薪燎,后者处上。

  • 从宽

    jí chù cóng kuān

    成语解释:在紧急情况下并不紧张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五十五回:“沙僧听说,厉声道:‘好!好!好!正是粗中有细,果然急处从宽。’”

  • 视月

    xiǎn chù shì yuè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治学的范围广但不精深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・文学》:圣贤固所忘言,自中人以还,北人看书,如显处视月;南人学问,如牖中窥日。

  • 着墨

    dà chù zhuó mò

    成语解释:原指画画或写文章要在主要部分下功夫。比喻做事从大处着眼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20回:“你老哥也算得会用的了,真正阔手笔!看你不出,倒是个大处落墨的!”

  • 对证

    duì zhèng chǔ fāng
  • 堂间

    táng jiān chǔ yàn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处在危险之中而不自知。《长生殿·疑谶》: “笑他每似堂间处燕,有谁曾屋上瞻鸟! 不提防柙虎樊熊,任纵横社鼠城狐。
    ” ●《孔丛子·论势》: “子顺(孔子顺)曰: ‘秦贪暴之国也,胜赵必复他求,吾恐于时受其师也。
    先人有言: 燕雀处屋,子母相哺,煦煦然相乐也,自以为安矣。
    灶突炎上,栋宇将焚,燕雀颜不变,不知祸之及已也。今子(魏大夫)不悟赵破将及已,可以人而同于燕雀乎?’ ” 战国时,秦攻赵,即将威胁到魏国,而魏大夫尚未认识到这种危险。魏相孔子顺以火灾将延及燕巢,燕雀却不知大祸将至作譬,指出魏已大祸临头。

  • 殊途

    chū chǔ shū tú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出处殊涂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三国・魏・阮籍《咏怀》之八:“出处殊途,俯仰异容。瞻叹古烈,思迈高踪。”

  • 殊涂

    chū chǔ shū tú

    成语解释:亦作“出处殊途”。谓出仕与隐居的态度各不相同。

  • 著眼

    dà chù zhuó yǎn
  • 枥下

    fú chǔ lì xià

    成语解释:枥:马房。
    象老马一样,一辈子都困守在马房里,见闻不广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吴趼人《俏皮话・鸡》:若汝等伏处枥下,眼界不开,而将来仍不免一杀,何苦我之得开眼界而死者哉。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