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
在中间的成语(共239个)

  • 南门

    lì mù nán mén

    成语解释:立木:竖木于地上。
    用具体事实来证明新的法令、制度一定要推行开来。多用于形容取信于民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商君列传》:“令既具,未布,恐民之不信,已乃立三丈于国都市南门,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,民怪之,莫敢徙……有一人行徒之,辄予五十金,以明不欺。”

  • 疙瘩

    yú mù gē da

    成语解释:坚硬的榆树根。比喻思想顽固。

    成语出处:葛洛《卫生组长》:“人人都是封建迷信脑袋,像榆木疙瘩一样,三斧子五斧子劈不开。”

  • 形骸

    tǔ mù xíng hái

    成语解释:形骸:指人的形体。
    形体象土木一样。比喻人的本来面目,不加修饰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嵇康传》:“身长七尺八寸,美词气,有风仪,而土木形骸,不自藻饰。”

  • 为鹄

    kè mù wéi hú

    成语解释:喻仿效虽不逼真,但还相似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郑瑗《井观琐言》第一卷:“扬氏《法言》、王氏《中说》,所谓刻木为鹄者也。”

  • 取火

    zuān mù qǔ huǒ

    成语解释:硬木棒对着木头摩擦或钻进去,靠摩擦取火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慧能《坛经・疑问品》:“若能钻木取火,淤泥定生红莲。”

  • 求鱼

    déng mù qiú yú

    成语解释:登:攀;木:树。
    爬到树上找鱼。比喻方向、方法不对,无法达到目的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苏辙《次韵吴厚秀才见录》:“登木求鱼知我掘,循巢觅兔笑君疏。”

  • 草衣

    cǎo yī mù shí

    成语解释:木:树。
    编草为衣,以树木果实为食。形容衣食简单,生活清苦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关汉卿《望江亭》第一折:“这出家无过草衣木食,熬枯受淡。”

  • 已拱

    zhǒng mù yǐ gǒng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老死多年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毂梁传・僖公三十三年》:“泰伯将袭郑,百里子与蹇叔子谏曰:‘千里而袭人,未有不亡者也。’泰伯曰:‘子之冢木已拱矣,何知!’”范宁注:“子之辈皆已老死矣……言其老无知。”

  • 朽株

    pán mù xiǔ zhū

    成语解释:不成材的曲木、朽木。比喻劣材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循吏传・孟尝》:“槃木朽株,为万乘用者,左右为之容耳。”

  • 发荣

    kū mù fā róng

    成语解释:枯萎的树木恢复生机。比喻衰亡的事物重获新生。

    成语出处:三国・魏・曹植《七启》:“夫辩言之艳,能使穷泽生流,枯木发荣。”

  • 为信

    xǐ mù wéi xìn

    成语解释:徙:迁移;信:信用。
    指说到做到,言而有信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商君列传》:“有人徙之,辄予五十金,以明不欺。卒下令。”

  • fēng mù tàn

    成语解释:风木:同“风树”,比喻因父母亡故,不能奉养。
    指丧父母的悲伤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陆游《焚黄》:“早岁已形风木叹,余生永废《蓼莪》诗。”

  • 与草俱朽

    yǔ cǎo mù jù xiǔ

    成语解释:身体和草木一同腐朽。指默默无闻地死去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・王充《论衡・自纪篇》:“身与草木俱朽,声与日月并彰。”

  • 与草俱灰

    yǔ cǎo mù jù huī

    成语解释:身体和草木一同腐朽。指默默无闻地死去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陈继儒《晚香堂・附赞・有序》:“既为男子,忍与草木俱灰!”

  • 与草俱腐

    yǔ cǎo mù jù fǔ

    成语解释:腐:腐朽。
    身体和草木一同腐朽。

    成语出处:北宋《新唐书・高俭窦威传赞》:“古来贤豪,不遭兴运,埋光铲采,与草木俱腐,可胜咤哉!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