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在中间的成语(共43个)
躲过初一,躲不过十五
成语解释:指躲避一时,但终究不能根本逃避。
成语出处:马烽《吕梁英雄传》第51回:“以后找机会再抓吧!躲过初一,也躲不过十五,将来总有抓住他的机会哩!”
大梦初醒
成语解释:象做了一场大梦才醒。比喻被错误的东西蒙蔽了许久,开始醒悟过来。
成语出处: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齐物论》:“且有大觉,而后知此其大梦也。”
情窦初开
成语解释:指刚刚懂得爱情(多指少女)。
成语出处:清・李渔《蜃中楼・耳卜》:“我和你自情窦初开之际,就等到如今了。”
如梦初醒
成语解释:像刚从梦中醒来。比喻过去一直糊涂;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;刚刚明白过来。
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:“厉公大喜曰:‘寡人闻仲之言,如梦初醒。’”
新硎初试
成语解释:形容很锋利。多比喻经过长期准备或训练后刚上任做某事;初露锋芒。
成语出处:清・吴趼人《痛史》:“这五百和尚,都是侠禅亲自教出来的,操练了几年,今日新硎初试,勇气百倍。”
靡不有初,鲜克有终
成语解释:靡:无;初:开始;鲜:少;克:能。
事情都有个开头,但很少能到终了。多用以告诫人们为人做事要善始善终。成语出处:《诗经・大雅・荡》:“天生烝民,其命匪谌,靡不有初,鲜克有终。”
教妇初来,教儿婴孩
成语解释:指对一个人施加教育应该及时及早。
成语出处:北齐 颜之推《颜氏家训・教子》:“俗谚曰:‘教妇初来,教儿婴孩。’诚哉斯语!”
如梦初觉
成语解释:见“如梦初醒”。
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一百回:“信陵君如梦初觉,再拜称谢。”
返我初服
成语解释:返:归还;初服:未做官时的衣服。
比喻辞官归隐。成语出处:三国・魏・曹植《七启》:“愿返初服,从子而归。”
似梦初觉
成语解释:像刚从梦中醒来。比喻过去一直糊涂,刚刚明白过来。
成语出处:明・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54回:“三藏闻言,如醉方醒,似梦初觉,乐以忘忧,称谢不尽。”
如醉初醒
成语解释:象酒醉才醒一般。比喻刚从沉迷中醒悟过来。
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一百三回:“黄歇如梦初觉,如醉初醒。”
旭日初升
成语解释:早晨的太阳刚刚从东方升起。比喻充满活力、生气勃勃的景象。
成语出处:《诗经・邶风・匏有苦叶》:“緇緇鸣雁,旭日始旦。”
有初鲜终
成语解释:鲜:少。
有开始,很少有终结。指做事有头无尾。成语出处:《诗经・大雅・荡》:“靡不有初,鲜克有终。”
瓜字初分
成语解释:旧时文人拆“瓜”字为两个八字以纪年,即十六岁。多用于女子。
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吴声歌曲《碧玉歌》:“碧玉破瓜时,郎为情颠倒。”
恶梦初醒
成语解释:像从可怕的梦境中解脱出来一样。形容灾难过后,心存余悸。
成语出处:老舍《骆驼祥子》三:好像恶梦初醒时那样觉得生命是何等的可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