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
在中间的成语(共113个)

  • 以德

    yǐ dé bào dé

    成语解释:德:恩惠。
    用恩惠报答恩惠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宪问》:“或曰:‘以德报怨何如?’子曰:‘何以报德?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。’”

  • 知恩

    zhī ēn bào ēn

    成语解释:知道了别人对自己的恩惠就回报别人以恩惠。亦作“知恩报德”,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五本第三折:“掩家里有信行,知恩报恩。”

  • 赤心

    chì xīn bào guó

    成语解释:赤:火红色,比喻真纯;赤心:忠心;报国:为国家效劳。
    旧指为帝王尽忠效劳。现亦形容赤胆忠心,为国效力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资治通鉴・陈纪文帝天嘉元年》:“堷大言曰:‘诸王反逆,欲杀忠良邪!尊天子,削诸侯,赤心报国,何罪之有!’”

  • 私仇

    gōng bào sī chóu

    成语解释:借公事来报私仇;是一种很卑劣的行径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:“今日又将我家人收留谋死了他,正好公报私仇,却饶不得!”

  • 投桃

    tóu táo bào lǐ

    成语解释: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,我以李子回赠他。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诗经・大雅・抑》:“投我以桃,报之以李。”

  • 尽忠

    jìn zhōng bào guó

    成语解释:用全部忠诚报效国家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北史・文苑传・颜之仪》:“公等备受朝恩,当尽忠报国。”

  • 精忠

    jīng zhōng bào guó

    成语解释:精心忠诚;报效祖国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北史・颜之仪传》:“公等备受朝恩,当尽忠报国,奈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!”

  • 捐躯

    juān qū bào guó

    成语解释:捐躯:舍弃生命。
    牺牲自己的生命;来报效国家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元史・王戢传》:“臣以布衣受恩,誓捐躯报国,今既偾军,得死为幸!”

  • 拔来

    bá lái fù wǎng

    成语解释:报:通“赴”,迅速。
    很快地来,很快地去。形容频繁地奔来奔去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少仪》:“毋拔来,毋报往。”郑玄注:“报,读为‘赴疾’之‘赴’。拔、赴皆疾也。”

  • 投木

    tóu mù bào qióng

    成语解释:《诗·卫风·木瓜》:“投我以木瓜,报之以琼琚。
    匪报也,永以为好也。”原谓男女相爱互赠礼品。后用以指报答他人对待自己的深情厚谊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诗经・卫风・木瓜》:“投我以木瓜,报之以琼琚。匪报也,永以为好也。”

  • 平安

    zhú bào píng ān

    成语解释:指平安家信。竹报:旧时家信的别称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段成式《酉阳杂俎续集・支植下》:“北都惟童子寺有竹一窠,才长数尺,相传其寺纲维,每日报竹平安。”

  • 通风

    tōng fēng bào xìn

    成语解释:把对立双方中一方的机密暗中告诉另一方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颐琐《黄绣球》第20回:“那掌柜的说他恶毒,跟手叫送棺材到陈府上去的通风报信,一面地保就在内看守了这掌柜的。”

  • 以德

    yǐ dé bào yuàn

    成语解释:拿恩惠报答仇恨。形容对人宽容;不仅不记仇;反而给以好处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宪问》:“或曰:‘以德报怨何如?’子曰:‘何以报德?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。’”

  • 以怨

    yǐ yuàn bào dé

    成语解释:怨:仇恨;报:报答;回报;德:恩惠。
    指忘恩负义;反而加害于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国语・周语中》:“以怨报德,不仁。”

  • 私仇

    guān bào sī chóu

    成语解释:官:公事。
    借助公事以泄私愤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施惠《幽闺记・图形追捕》:“这狗骨头,我倒替你官报私仇!叫左右拿下去打!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