进在中间的成语(共200个)
得寸进尺
成语解释:得到了一寸又进一步得到一尺。比喻欲望越来越大;贪心不足。
成语出处:西汉・刘向《战国策・秦策三》:“王不如远交而近攻,得寸则王之寸,得尺亦王之尺也。”
百尺竿头,更进一步
成语解释:佛家语,比喻道行、造诣虽深,仍需修炼提高。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,但不能满足,还要进一步努力。
成语出处:宋・朱熹《答陈同甫书》:“但鄙意更欲贤者百丈竿头进取一步,将来不作三代以下人物。”
不知进退
成语解释:不知道应当前进还是应当后退。比喻无决断。也形容言语行动没有分寸。
成语出处:汉・荀悦《汉纪・哀帝纪下》:“恐陛下有过失之讥,贤有小人不知进退之祸。”
犯颜进谏
成语解释:犯颜:冒犯君主或尊长的颜面;谏:以直言规劝。
指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而极力规劝。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・魏征传》:“征状貌不逾中人,而素有胆智,每犯颜进谏,虽逢王赫斯怒,神色不移。”
加官进禄
成语解释:禄:俸禄;旧社会称官吏的薪水。
提升官职;增加俸禄。成语出处:《金史・后妃传下・章宗元妃李氏》:“向外飞则四国来朝,向里飞则加官进禄。”
更进一竿
成语解释:更:再,又;竿:竹竿。
又前进了一步。成语出处: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十:“师示一偈曰:‘百丈竿头不动人,虽然得入未为真,百尺竿头须进步,十方世界是全身。’”
出处进退
成语解释:出仕或隐退。
成语出处:宋・王安石《祭欧阳文忠公文》:“功名成就,不居而去,其出处进退,又庶乎英魄灵气,不随异物腐散,而长在乎箕山之侧与颖水之湄。”
针插不进,水泼不进
成语解释:比喻一个集团非常排外,不容易打进去,也比喻一个人坚持已见,不听别人的任何意见。
成语出处:熊召政《张居正》第一卷第23回:“一切都得看他的眼色行事,外人是针插不进,水泼不进。”
跳进黄河洗不清
成语解释:比喻很难摆脱干系,避免嫌疑。同“跳在黄河洗不清”。
成语出处: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三卷第四十二章:“我不是担心他被留在贼营,倒是担心他带着李瞎子和你妹妹给我的两封书信,说不定还有什么贵重礼物,回来时被丁、杨二营的游骑抓去,使我跳进黄河洗不清,岂不受冤枉的窝囊气?”
拒虎进狼
成语解释:比喻一害刚去,又来一害。
成语出处:明・张煌言《复郎廷佐书》:“乃拒虎进狼,既收渔人之利于河北。”
招财进宝
成语解释:旧时迷信指招引财神进门来发家致富。
成语出处:元・刘唐卿《降桑椹》第二折:“招财进宝臻佳瑞,合家无虑保安存。”
不进则退
成语解释:不向前进就向后退。也指不进步就要退步。
成语出处:宋・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13卷:“凡人不进则退也。”
加官进爵
成语解释:旧时指官职提升。
成语出处:明・周楫《西湖二集》:“征聘吴与弼进京,加官进爵,将隆以伊傅之礼。”
进进出出
成语解释:走进走出,穿进穿出。
成语出处: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五回:“霞芬进进出出,招呼得十二分殷勤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