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
在中间的成语(共40个)

  • 著作

    zhù zuò děng shēn

    成语解释:著作跟身材一样高(等:相等)。
    形容著作十分丰富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・滦阳消夏录一》:“自是以外,虽著述等身,声华盖代,总听其自贮名山,不得入此门一步焉,先圣之志也。”

  • 非同

    fēi tóng děng xián

    成语解释:非:不;等闲:寻常,一般。
    指情况严重或事情重要,不能忽视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追求》:“除非他自承怯弱,抛弃了这憧憬,不然,他不得不做一个非同等闲的人。”

  • 视为

    shì wéi děng xián

    成语解释:等闲:无关紧要。
    把它看成无关紧要,不予重视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吴璿《飞龙全传》第53回:“舍山后杨业干城之将,视为等闲而不用。”

  • 著述

    zhù shù děng shēn

    成语解释:著述:编写的著作。
    写的书摞起来和自己的身高相等。形容著作极多。亦作“著作等身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・滦阳消夏录一》:“自是以外,虽著述等身,声华盖代,总听其自贮名山,不得入此门一步焉,先圣之志也。”

  • 同休

    tóng xiū děng qī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同休共戚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费诗传》:“同休等戚,祸福共之。”

  • 连城

    jià děng lián chéng

    成语解释:谓价值等于连成一片的许多城池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北史・彭城王勰传》:“今陛下赐刊一字,足以价等连城。”

  • 著书

    zhù shū děng shēn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著述极多,迭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《宋史・贾黄中传》:黄中幼聪悟,方五岁,玭每旦令正立,展书卷比之,谓之等身书,课其诵读。

  • 齐量

    qí liàng děng guān

    成语解释:同“等量齐观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王子安》清・何守奇评:“齐量等观,则词林诸公,安非出于造物之戏也?”

  • 互利

    píng děng hù lì

    成语解释:指彼此享有同等待遇,互相有利。

  • 九格

    sān děng jiǔ gé

    成语解释:犹三六九等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62回:“孟玉楼道:‘娘,不是这等说,李大姐倒也罢了,没甚么倒吃了他爹恁三等九格的。’”

  • 九般

    sān děng jiǔ bān

    成语解释:同“三等九格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35回:“金莲:‘若是这等的也罢了,我说又是没廉耻的货,三等九般使了接去。’”

  • 刑无

    xíng wú děng jí

    成语解释:对犯人用刑不考虑其地位的尊贵和卑贱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商君书・赏刑》:所谓壹刑者,刑无等级。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