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
在中间的成语(共19个)

  • 夏弦

    chūn sòng xià xián

    成语解释:指应按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。后泛指读书学习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文王世子》:“春诵夏弦,大师诏之。”

  • 一时

    chuán sòng yī shí

    成语解释:诵:称诵、传述。
    在某一个时期内,人们到处传述。

    成语出处:鲁迅《洋服的没落》:“这故事颇为传诵一时……不过其中是带一点反对革命的意味的。”

  • 五车

    rì sòng wǔ chē

    成语解释:一天诵读好多书。五车,形容书多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朱熹《答陈师德书》:“不然,则虽广求博取,日诵五车,亦奚益于学哉?”

  • 不绝

    chuán sòng bù jué

    成语解释:传:流传;诵:诵读。
    指流传后世被长期诵读。

    成语出处:穆欣《南线巡回・又照秦淮一叶枫》:“那篇数百年来传诵不绝的《正气歌》,博得广大人民的热爱和尊敬。”

  • 习传

    xún sòng xí chuán

    成语解释:①谓习惯于读死书、传旧闻。②谓诵习。

    成语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司马相如传》:“且夫贤君之践位也,岂特委琐握龊,拘文牵俗,循诵习传,当世取说云尔。”

  • 称功

    chēng gōng sòng dé

    成语解释:称:称道;功:功绩;德:德行。
    颂扬功绩和德行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27卷:“但凡下人,肚肠极是窄狭,得了须微之利,便极口称功诵德,欢声溢耳。”

  • 心惟

    kǒu sòng xīn wéi

    成语解释:诵:朗读;惟:思考。
    口中朗诵,心里思考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王守仁《传习录》中卷:“讽诵之际,务令专心一志,口诵心惟。”

  • 心维

    kǒu sòng xīn wéi

    成语解释:口里念诵,心里思考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沈德符《野获编补遗・内监・纪述内臣》:“谓内书堂进世则所进,与《忠鉴录》同立课程,使其口诵心维,可以迁善改过。”

  • 讽德

    fěng dé sòng gōng

    成语解释:赞美、颂扬功德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・焦赣《易林・节之革》:“讽德诵功,周美盛隆,奭旦辅成,光济冲人。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