钉在中间的成语(共23个)
板上钉钉
成语解释:比喻事情已经决定,不能改变。
成语出处:王蒙《蝴蝶》:“海云是已经定性、已经作了板上钉钉的正式结论的阶级敌人。”
斩钉截铁
成语解释:斩:砍断;截:切断。
砍断钉子切断铁。比喻做事;说话坚决果断。成语出处: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・洪州云居道膺禅师》:“师谓众曰:‘学佛法底人,如斩钉截铁始得。’”
铁钉铁铆
成语解释:确凿可信。
铁板钉钉
成语解释:①犹言硬碰硬。比喻说话办事坚决、干脆。②比喻已成定论。
成语出处:范乃成《小技术员战胜神仙手》:“[老汉]右手的烟袋朝着支书手中的计划点了几点,铁板钉钉似的崩出来三个字:‘我反对!’”
钉是钉,铆是铆
成语解释:某个钉子一定要安在相应的铆处,不能有差错。形容对事认真,毫不含糊。
眼中钉,肉中刺
成语解释:眼睛里面的疔疮,肌肉中的刺。比喻心目中最痛恨、最讨厌的人。
成语出处:清・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22回:“我们娘儿俩今儿一齐死给他看!替他拔去眼中钉,肉中刺,好等他们来过现成日子!”
橡皮钉子
成语解释:犹软钉子。比喻以婉转隐晦的方式进行斥责或拒绝。
成语出处:茅盾《子夜》十四:“屠维岳第二次听出吴荪甫很挖苦他,也就回敬了一个橡皮钉子。”又《清明前后》第一幕:“[余为民]只有一点美中不足,在碰了人家的橡皮钉子而自解嘲的时候,他那笑形,他那眼神,宛然是个白痴。”
碰钉子
成语解释:遭到拒绝。
成语出处:清・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八回:“何况给别人说话,怎么好冒冒昧昧的去碰钉子?”
咬钉嚼铁
成语解释:比喻意志坚强。
成语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九回:“来往的,尽是咬钉嚼铁汉;出入的,无非沥血剖肝人。”
软钉子
成语解释:比喻委婉的回绝或批评。
成语出处:清・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30回:“总办碰了他这么一个软钉子,气的又不敢恼出来,只得和他软商量。”
抽钉拔楔
成语解释:抽:拔出;楔:楔子。
抽去钉子,拔出木楔。比喻彻底解决问题。成语出处:宋・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・天台平田普岸禅师》:“济心语曰:‘欲观前人,先观所使。’便有抽钉拔楔之意。”
金钉朱户
成语解释:红色大门上铆着金钉。指富贵人家。
成语出处:元・无名氏《抱妆盒》第二折:端个个金钉朱户,玉砌瑶阶。
斩钉切铁
成语解释:同“斩钉截铁”。
成语出处:李劼人《大波》第三部第一章:“又是一声‘不许动!’那么斩钉切铁,比前几次严厉多了。?
竹钉木屑
成语解释:屑:碎末。
制造竹木器物剩下的废料。比喻细微的事物。也比喻可利用的废物。成语出处:唐・顾况《宛陵公署记》:略五千架,圬墁赭垩,烛乎一川,竹钉木屑,皆适所用,前镇未之有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