豹在中间的成语(共27个)
- 虎豹之驹- 成语解释:驹:两岁以下的幼马或少壮的骏马。 
 指虎和豹的幼子。比喻志向远大的英俊少年。- 成语出处:《尸子》:虎豹驹未成文,而有食牛之气。 
- 窥豹一斑- 成语解释:(从管中看豹)只看到豹的一个斑点。比喻所见狭小;看不到全面。也比喻从一点推测全貌。 - 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王献之传》:“曰:‘南风不竞。’门生曰:‘此郎亦管中窥豹,时见一斑!’” 
- 熊心豹胆- 成语解释:比喻非常胆大。 - 成语出处:元・纪君祥《赵氏孤儿》第三折:“老元帅!我有熊心豹胆,怎敢掩藏着赵氏孤儿。” 
- 熊韬豹略- 成语解释:比喻高妙的用兵谋略。 - 成语出处:唐・司空图《复安南碑》:“几神洞妙,熊韬豹略之权;舞电威棱,越骑燕犀之象。” 
- 龙韬豹略- 成语解释:指兵法。 - 成语出处:明・宋濂《走笔送金贤良》诗:“蛋雨蛮烟十年梦,龙韬豹略一生心。” 
- 龙肝豹胎- 成语解释: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。 - 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潘尼传》:“厥肴伊何?龙肝豹胎。” 
- 龙眉豹颈- 成语解释:形容勇士的长相。 - 成语出处:《北齐书・高昂传》:“幼稚时,便有壮气。长而菽谠,胆力过人,龙眉豹颈,姿体雄异。” 
- 龙腾豹变- 成语解释:喻议论风发,能言善辩。 - 成语出处:唐・卢照邻《五悲・悲才难》:“高谈则龙腾豹变,下笔则烟飞雾凝。” 
- 龙骧豹变- 成语解释:喻书法气势壮盛而善于变化。 - 成语出处:唐・张怀瓘《书断・神品》:“尤善章草,书出诸杜度,故崔瑗云:龙骧豹变,青出于蓝。” 
- 虎豹豺狼- 成语解释:泛指危害人畜的各种野兽。比喻凶残害人的坏人。 - 成语出处: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一回:“那里有什么虎豹豺狼,那里有什么奇花,那里有什么绝代佳人,只见太阳光线一会儿暗似一会,渐渐沉下去了。” 
- 翠被豹舄- 成语解释:翠:翡翠鸟;舄:鞋子。 
 用翡翠鸟羽毛做的被子,用豹皮做鞋子。形容生活非常奢华。- 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昭公十二年》:“王皮冠,秦复陶,翠被豹舄。” 
- 虎豹不外其爪- 成语解释:老虎和豹子不轻易将自己的爪子露出来。比喻军队不轻易把自己的威势和实力显露在外面。 - 成语出处:《淮南子・兵略训》:虎豹不外其爪,而噬不见齿。故用兵之道,未之以柔而迎之以刚。 
- 虎豹狼虫- 成语解释:泛指危害人畜的各种野兽。比喻凶残害人的坏人。 - 成语出处:明・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三回:“手中那棒,上抵三十三天,下至十八层地狱,把些虎豹狼虫,满山群怪,七十二洞妖王,都吓得磕头礼拜。” 
- 虎豹九关- 成语解释:九关:九重天门。 
 到天庭去的九重门都有虎豹把守。比喻凶暴残虐的弄权之臣。- 成语出处:战国・楚・屈原《招魂》:魂兮归来,君无上天兮;虎豹九关,啄害天下人兮。一夫九首,拔木九千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