雄在中间的成语(共115个)
儿女情长,英雄气短
成语解释:指男女之间恋情绵绵不断,而慷慨奋发的气概消沉不足。
成语出处:明・许自昌《水浒记》第18出:“人常说道儿女情长,英雄气短。宋公明为人倒是反这两句话,故此担阁了嫂嫂。”
一唱雄鸡天下白
成语解释:公鸡一叫,天就亮了。形容东方破晓,长夜宣告结束。指真相大白。
成语出处:唐・李贺《致酒行》:“我有迷魂招不得,雄鸡一声天下白。少年心事当拿云,谁念幽寒坐鸣呃。”
英雄无觅孙仲谋处
成语解释:觅:寻找;孙仲谋:孙权。
无处寻找出英雄孙仲谋那样的人了。成语出处:宋・辛弃疾《永遇乐・京口北固亭怀古》:“千古江山,英雄无觅孙仲谋处。”
心雄万夫
成语解释:形容极有抱负,气概不凡。
成语出处:唐・李白《与韩荆州书》:“虽长不满七尺,而心雄万夫。”
百万雄兵
成语解释:人数众多、威武雄壮的军队。同“百万雄师”。
成语出处:宋・赵葵《南乡子》词:“束发领西藩。百万雄兵掌握间,召到庙堂无一事,遭弹。”
英雄本色
成语解释:英雄:杰出的人才。
杰出人物的本来面貌。多指杰出的人物必然有非凡的行为、举动。成语出处:明・方汝浩《禅真逸史》第三十四回:“段韶道:‘元帅所言,正是英雄本色,但要用心莫作等闲,挫动锐气。’”清・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十二回:“四公子道:‘这才是英雄本色。’”
英雄短气
成语解释:指有才能的人因遭遇厄运或沉迷于爱情而丧失进取心。
成语出处: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马介甫》:“只缘儿女情长,遂使英雄短气。”
英雄豪杰
成语解释:指才能超众或勇武超群的人。
成语出处:明・方汝浩《禅真逸史》第四十回:“如今秦王功盖天下,四海扬名,英雄豪杰,莫不归附。”
威武雄壮
成语解释:威力强大,壮盛有气势。
成语出处:毛泽东《论持久战》:“然而他们凭借这个舞台,却可以导演出许多有声有色、威武雄壮的戏剧来。”
英雄好汉
成语解释:非凡出众的人物。指见解、才能超群出众或领袖群众的人。
成语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3回:“众上户道:‘真乃英雄好汉!’”
两雄不俱立
成语解释:两股强大的势力不可能同时存在。
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郦生陆贾列传》:且两雄不俱立,楚汉久相持駣决,百姓骚动,海内摇荡,农夫释耒,工女下机,天下之心未有所定也。
两雄不并立
成语解释:指两雄不能并容,必定相争斗兼并。
成语出处: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十七章:“古语云‘两雄不并立’,何能风雨同舟?”
英雄出少年
成语解释:杰出的人物大都从年轻人中产生。
成语出处:清・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七回:“果然英雄出少年,到省试高高中了。”清・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二十五回:黄大军机道:‘英雄出少年,将来老兄一定要发达的。’
英雄闲日月
成语解释:闲:大。
英雄人物心胸如日月般宽广。形容杰出人物胸怀广大。文阵雄帅
成语解释:文人行列中的统帅。指文才出众,在文坛上居首位的人。
成语出处:北宋《新唐书・苏颋传》:张九龄尝览颋文卷,谓同列曰:‘苏生之俊胆无敌,真文阵雄帅也。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