拒在中间的成语(共22个)
饰非拒谏
成语解释:饰:掩饰;非:错误;谏:直言规劝。
拒绝劝告,掩饰错误。成语出处:《荀子・成相》:“拒谏饰非,愚而上同,国必祸。”
虫臂拒辙
成语解释:拒:抵抗;辙:车轮痕迹,指车。
比喻以小敌大,力量悬殊。成语出处:唐・元稹《授牛元翼深冀州节度使制》:“虫臂拒辙,鸡肋承拳,万万相殊,破之必矣。”
坦白从宽,抗拒从严
成语解释:坦白:无隐瞒。
如实交待自己的罪行,抵抗会得到严肃处理。成语出处:毛泽东《关于“三反”“五反”的斗争》:“多数从宽,少数从严;坦白从宽,抗拒从严。”
前门拒虎,后门进狼
成语解释:比喻赶走了一个敌人,又来了一个敌人。
成语出处:明・李贽《史纲评要・周纪・显王》:“前门拒虎,后门进狼,未知是祸是福。”
智足以拒谏,言足以饰非
成语解释:智:智谋,指巧诈,诡辩;谏:规劝。
巧诈足够拒绝别人的规劝,言辞足够掩饰自己的过失。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殷本纪》:“帝纣资辨捷疾,闻见甚敏,材力过人,手格猛兽,知足以距谏,言足以饰非;矜人臣以能,高天下以声,以为皆出己之下。”
严词拒绝
成语解释:用严厉的话加以拒绝。
成语出处:冯玉祥《我的生活》第23章:“同时老段又借题发挥,要求黎元洪总统解散国会,黎严词拒绝之。”
引狼拒虎
成语解释:见“引虎拒狼”。
成语出处:李大钊《警告全国父老书》:“而引狼拒虎之祸,势又缘兹以起,且至不可收拾。”
引虎拒狼
成语解释:亦作“引狼拒虎”。比喻引进另一种恶势力来抗拒原来的恶势力,其祸患将更甚。
成语出处:清・陈天华《猛回头》:“断不可借外洋之兵,那引虎拒狼大下策,劝列位万万莫做。”
螳螂拒辙
成语解释:犹螳臂当车。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,必然失败。
成语出处:唐・刘知幾《史通・载文》:“乃其申诰誓,降移檄,便称其智昏菽麦,识昧玄黄,列宅建都若鹪鹩之巢苇,临戎贾勇犹螳臂之拒辙。此所谓厚颜也。”
螳臂拒轮
成语解释:同“螳螂拒辙”。前蜀 杜光庭《虬髯客传》:“人臣之谬思乱者,乃螳臂之拒走轮耳。
”。一力拒守
成语解释:一力:尽全力。
竭力抵御敌人,固守阵地。成语出处:宋・无名氏《新编五代史平话・唐史平话》:昼夜攻打甚急,存审一力拒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