伊在中间的成语(共14个)
- 下车伊始- 成语解释:下车:旧指新官刚到任。 
 伊始:开始。
 旧指新官刚到任;现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刚到一个地方。- 成语出处:唐・魏征《隋书・刘行本传》:“然臣下车之始,与其为约。此吏故违,请加徒一年。” 
- 秋水伊人- 成语解释:指思念中的那个人。 - 成语出处:《诗经・秦风・蒹葭》:“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;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。” 
- 自贻伊戚- 成语解释:贻:遗留;伊:此;戚:忧愁,悲哀。 
 比喻自寻烦恼,自招忧患。- 成语出处:《诗经・小雅・小明》:“心之忧矣,自诒伊戚。” 
- 蒹葭伊人- 成语解释:蒹葭:初生的芦苇。 
 伊人:那个人。
 指一心寻求思恋而不曾会面的人。- 成语出处:《诗经・秦风・蒹葭》:“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,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。” 
- 自贻伊咎- 成语解释:指自己招来过错。 - 成语出处:唐・刘知幾《史通・疑古》:“欲因循故事,坐膺天禄,其事不成,自贻伊咎。” 
- 匪伊朝夕- 成语解释:不止一个早晨一个晚上。指是子不少。 - 成语出处: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婴宁》:“我有志,匪伊朝夕。” 
- 自诒伊戚- 成语解释:自寻烦恼;自招灾殃。 - 成语出处:《诗经・小雅・小明》:“心之忧矣,自诒伊戚。”《左传・宣公二年》:“乌呼,我之怀矣,自诒伊戚,其我之谓矣。” 
- 驰志伊吾- 成语解释:《后汉书·臧宫传论》:“臧宫、马武之徒,抚鸣剑而抵掌,志驰于伊吾之北矣。 
 ”伊吾,今新疆哈密。后因以“驰志伊吾”表示向往在边塞建功立业。- 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・臧宫传论》:“臧宫、马武之徒,抚鸣剑而抵掌,志驰於伊吾之北矣。” 
- 匪朝伊夕- 成语解释:①不止一日。②非晨即夕。极言时间之短。 - 成语出处:《周书・文帝纪上》:“今若召悦授以内官,臣列旆东辕,匪朝伊夕。” 
- 自遗伊戚- 成语解释:伊:是,此;戚:忧患。 
 比喻自寻烦恼,自招灾祸。- 成语出处:清・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・如是我闻二》:“若公则自遗伊戚,可无庸诉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