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的成语(共101个)
- 亲上做亲- 成语解释:指原是亲戚,又再结姻亲。 - 成语出处:元・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五本第三折:“偏我不如他,我仁者能仁,身里出身的根脚,又是亲上做亲,况兼他父命。” 
- 一不做,二不休- 成语解释:原意是要么不做,做了就索兴做到底。指事情既然做了开头,就索兴做到底。 - 成语出处:唐・赵元一《奉天录》第四卷:“光晟临死而言曰:‘传语后人,第一莫作,第二莫休。’” 
- 明人不做暗事- 成语解释:心地光明的人不做鬼鬼祟祟的事。比喻有意见当面提出,不在背后捣鬼。 - 成语出处:元・吴昌龄《张天师》第三折:“常言道:‘明人不做那暗事’,则俺这闭月羞花绝代姿,到如今自做出自当之,妆甚的谎子!” 
- 生米做成熟饭- 成语解释:比喻事情已经做成了,不能再改变。 - 成语出处:明・沈受先《三元记・遣妾》:“小姐,如今生米做成熟饭了,又何必如此推阻。” 
-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- 成语解释:比喻遇事敷衍,得过且过地混日子。 - 成语出处:明・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26回:“常言道,做了一天和尚撞了一天钟,往后贞节轮不到你身上了。” 
- 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- 成语解释:比喻说话夸大之极。 - 成语出处:元・无名氏《争报恩》第三折:“那妮子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,怎当他只留支剌信口开合。” 
- 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- 成语解释:比喻遇事敷衍,得过且过地混日子。 - 成语出处:明・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16回:“行者方丢了钟杵,笑道:‘你那里晓得!我这是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’的。” 
-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- 成语解释:比喻说话夸大之极。同“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”。 - 成语出处:元・王晔《桃花女》第二折:“你将那半句话搬调做十分事,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。” 
- 巧妇做不得无面馎饦- 成语解释:馎饦:汤饼。 
 如果没有米面,最灵巧的媳妇也做不出饭食来。比喻缺乏必要的条件,事情不可能做到。- 成语出处:宋・陈亮《又壬寅夏书》:“富家之积蓄皆尽矣,若今更不雨,恐巧妇做不得无面馎饦。” 
- 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- 成语解释:俗语。比喻遇事敷衍,得过且过。 
- 平生莫做亏心事,半夜敲门不吃惊- 成语解释:平生:有生以来;亏心:违背良心。 
 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,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。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,心地坦然。- 成语出处:元・无名氏《盆儿鬼》第二折:“平生莫做亏心事,半夜敲门不吃惊。” 
- 大做文章- 成语解释:比喻为了达到某种目的;在某些问题上横生枝节;或借题发挥;扩大事态。 - 成语出处:鲁迅《书信集・致李秉中》:“前回的一封信,我见过几次转载,有些人还因此大做文章,或毁或誉。” 
- 一人做事一人当- 成语解释:当:承担。 
 一个人做出的事情自己承担责任。- 成语出处:明・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12回:“常言道:‘一人做事一人当。’岂敢连累父母?” 
- 好心做了驴肝肺- 成语解释:俗语。指把好心当作坏意。 - 成语出处:明・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28回:“你看我好心做了驴肝肺,你倒讪起我来,凭说我去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