饮的成语(共130个)
饮马投钱
成语解释:比喻为人廉洁,不损公肥私。
成语出处:唐・徐坚《初学记》卷六引《三辅决录》:“安陵清者有项仲仙,饮马渭水,每投三钱。”
饮鸩止渴
成语解释:鸩:毒酒。
喝毒酒解渴。比喻用错误的办法解决眼前的困难;而不顾严重的后果。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霍諝传》:“譬犹疗饥于附子,止渴于鸩毒,未入肠胃,已绝咽喉。”
饭蔬饮水
成语解释:《论语·述而》:“子曰:‘饭疏食饮水,曲肱而枕之,乐亦在其中矣。
不义而富且贵,于我如浮云。’”后因以“饭蔬饮水”形容清心寡欲、安贫乐道的生活。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述而》:“子曰:‘饭疏食饮水,曲肱而枕之,乐亦在其中矣。不义而富且贵,於我如浮云。’”
饮气吞声
成语解释:谓不喘气,不做声。形容忧惧惶恐。
成语出处:南朝・梁・任孝恭《为汝南王檄魏文》:“关东英俊,河北雄才,痛桑梓沦芜,室家颠殒,饮气吞声,志申雠怨。”
饮马长江
成语解释:在长江边给战马喝水。谓渡江南下进行征伐。
成语出处:《南史・檀道济传》:“道济见收,愤怒气盛,目光如炬,俄尔间引饮一斛。乃脱帻投地,曰:‘乃坏汝万里长城。’魏人闻之,……自是频岁南伐,有饮马长江之志。”
饮冰内热
成语解释:形容十分惶恐焦灼。
成语出处: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人间世》:“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,我其内热与?”
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
成语解释:泛指自己经历的事,自己知道甘苦。
成语出处: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・袁州蒙山道明禅师》:“某甲虽在黄梅随众,实未省自己面目。今蒙指授入处,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。今行者,即是某甲师也。”
如鱼饮水,冷暖自知
成语解释:泛指自己经历的事,自己知道甘苦。同“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”。
成语出处:鲁迅《故事新编・序言》:“况且‘如鱼饮水,冷暖自知’,用庸俗的话来说,就是‘自家有病自家知’罢。”
饮水思源
成语解释:喝水时想到水源。比喻不忘本。
成语出处:北周 庾信《征调曲》:“落其实者思其树,饮其流者怀其源。”
偃鼠饮河
成语解释:比喻所需极有限。
成语出处: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逍遥游》:“偃鼠饮河,不过满腹。”
开怀畅饮
成语解释:开怀:心情无所拘束,十分畅快。
比喻敞开胸怀,尽情饮酒。成语出处:元・无名氏《射柳棰丸》第三折:“令人们安排酒肴,与众大人每玩赏端阳,开怀畅饮。”
饮血茹毛
成语解释:茹:吃。
用来描绘原始人不会用火,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的生活。成语出处:《礼记・礼运》:“未有火化,食草木之食,鸟兽之肉,饮其血,茹其毛,未有麻丝,衣其羽皮。”
饥餐渴饮
成语解释:饿了吃饭,渴了喝水。形容生活必需。
成语出处:《京本通俗小说・碾玉观音》:“离不得饥餐渴饮,夜住晓行,迤里来到衢州。”
餐风饮露
成语解释: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。
成语出处:明・王守仁《瘗旅文》:“餐风饮露,无尔饥兮。”
饮恨而终
成语解释:心怀怨恨而死。
成语出处:唐・蒋防《霍小玉传》:“我为女子,薄命如斯。君是丈夫,负心如此。韶颜稚齿,饮恨而终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