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饱的成语

饱的成语(共66个)

  • 当知人饥

    bǎo dāng zhī rén jī

    成语解释:自己吃饱了,应该知道还有人饿脖子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晏子春秋・内篇谏上》:古之贤君,饱而知人之饥,温而知人之寒。

  • 食无求,居无求安

    shí wú qiú bǎo , jū wú qiú ān

    成语解释:饮食不要求饱,居住不要求安逸舒适。指对生活要求不高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学而》:君子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,敏于事而慎于言。

  • 暖思淫欲,饥寒起盗心

    bǎo nuǎn sī yín yù , jī hán qǐ dào xīn

    成语解释:吃饱穿暖之后,就会引起淫欲的思想;饥饿寒冷就会兴起盗窃的念头。比喻生活过于安逸或过于困苦,都容易导致越轨的行为发生。

    成语出处:金瓶梅第二十五回:“自古道:饱暖生闲事,饥寒发盗心。”

  • 一饥两

    yī jī liǎng bǎo

    成语解释:犹言每天不能饱食。形容生活贫困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七卷:“钱兴日逐做些小经纪供给家主,每每不敷,一饥两饱。”

  • 食丰衣

    bǎo shí fēng yī
  • 谙经史

    bǎo ān jīng shǐ

    成语解释:饱谙:深知,极其熟悉。
    熟知经书史籍。形容学问渊博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无名氏《竹叶舟》楔子:此人饱谙经史,贯串百家。

  • 学君子

    bǎo xué jūn zi
  • 食煖衣

    bǎo shí nuǎn yī

    成语解释:煖,同“暖”。全句是说吃得饱,穿得暖。比喻生活舒适。与“锦衣玉食”义同。

    成语出处:孟子滕文公上:“人之有道也,饱食煖衣,逸居而无教,则近于禽兽。”

  • 墨酣

    bǐ bǎo mò hān

    成语解释:笔力饱满,用墨充足。形容诗文酣畅浑厚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陈廷焯《白雨斋诗话》第六卷:“张孝祥《六州歌头》一阙,淋漓痛快,笔饱墨酣,读之令人起舞。”

  • 眼福

    dà bǎo yǎn fú

    成语解释:指有机会充分欣赏珍奇或美好的事物。

  • 鸱咽

    hǔ bǎo chī yàn

    成语解释:像老虎一样凶残饱食,像鹞鹰一样贪婪地吞咽猎物。形容贪官污吏凶狠贪婪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・桓谭《盐铁论・褒贤》:当世嚣嚣,非患儒之鸡廉,患在位者之虎饱鸱咽,于求览无所孑遗耳。

  • 劳役

    jī bǎo láo yì

    成语解释:指生活劳苦,食无定时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高文秀《黑旋风》第三折:“俺哥哥三朝的五日,可便忍饿耽饥,五六日不曾尝着水米,常言道饥饱劳役。”

  • 酒余饭

    jiǔ yú fàn bǎo

    成语解释:酒已尽量,饭也吃饱。形容吃饱喝足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高文秀《襄阳会》第一折:俺这里安排一席好酒……,我着他酒醉饭饱,走不动。

  • 三饥两

    sān jī liǎng bǎo

    成语解释:犹言饥一顿,饱一顿。形容生活艰难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释惠洪《冷斋夜话・野夫长短句》:“跛子一生别无路,展手教,化三饥两饱。回视云汉,聊以自诳元神。”

  • 肚饥

    yǎn bǎo dù jī

    成语解释:眼睛看个够,肚子依然饿得慌。比喻只能饱饱眼福,不解决实际问题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无名氏《隔江斗智》第四折:那孙家里摆的好席面,只是我刘封没造化,单只看的一看,做了眼饱肚中饥哩。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