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蹙的成语

蹙的成语(共22个)

  • 计穷势

    jì qióng shì cù

    成语解释:无计可施,情势紧迫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元史・陈天祥传》:“深既不能制乱,反为乱众所制,军中乏粮,人自相食,计穷势蹙,仓黄退走,土兵随击,以致大败。”

  • 势穷

    lì cù shì qióng

    成语解释:蹙:局促;穷:尽。
    力量局促穷尽而不得伸展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柳宗元《答人求文章书》:“率皆纵诞而不克,踯躅而不进,力蹙势穷,吞志而没。”

  • 疾首

    jí shǒu cù é

    成语解释:疾首:头痛;蹙额:皱眉。
    形容厌恶、痛恨的样子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梁惠王下》:“举疾首蹙額而相告曰:‘吾王之好鼓乐,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,父子不相见,兄弟妻子离散。”

  • 心痛

    é cù xīn tòng

    成语解释:极度忧愁伤心貌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天放道人《〈四声猿〉序》:“《渔阳》意气,泉路难灰,世人假慈悲学大菩萨,而勤王断国之徒,多在涂脂调粉之辈,此文长所为额蹙心痛者乎。”

  • 靡骋

    cù cù mǐ chěng

    成语解释:指局促,无法舒展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诗经・小雅・节南山》:“我瞻四方,蹙蹙靡所骋。”

  • 蛾眉倒,凤眼圆睁

    é méi dào cù , fèng yǎn yuán zhēng

    成语解释:蛾眉:细长的眉毛;蹙:皱;凤眼:长而大的双眼皮眼睛。
    形容美女发怒的面容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52回:“晴雯听了,果然气的蛾眉倒蹙,凤眼圆睁,即时就叫坠儿。”

  • 眉头一,计上心来

    méi tóu yī cù , jì shàng xīn lái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一下子想出了一个计策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四卷:“那尼姑眉头一蹙,计上心来道:‘前日坏腹,至今未好,借解一解。’”

  • 操之过

    cāo zhī guò cù

    成语解释:犹言操之过急。指处理事情,解决问题过于急躁。

    成语出处:语出《公羊传・庄公三十年》:“扞齐人伐山戎呴,此齐侯也,其称人何?贬。曷为贬?子司马子曰:‘盖以操之为已蹙矣!’”

  • 国百里

    cù guó bǎi lǐ

    成语解释:蹙:缩;国:国土。
    指丧失国土或边疆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诗经・大雅・召旻》:“昔先王受命,有如召公,日辟国百里,今也日蹙国百里。”

  • 皱眉

    zhòu méi cù yǎn

    成语解释:蹙:收缩。
    皱眉头,眯眼睛。形容不满的神态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2回:“安老爷便皱眉蹙眼的问道:‘那里去了?’何小姐答道:‘只怕在书房里罢!’”

  • 疾首

    jí shǒu cù é

    成语解释:疾首:头痛;蹙:皱。
    形容厌恶、痛恨的样子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梁惠王下》:“举疾首蹙額而相告曰:‘吾王之好鼓乐,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,父子不相见,兄弟妻子离散。”

  • 颦眉

    pín méi cù è

    成语解释:颦:皱;蹙:收缩;頞:鼻梁。
    皱眉毛、缩鼻子。形容愁苦的样子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梁惠王下》:举疾首蹙頞而相告。

  • 国丧师

    cù guó sàng shī

    成语解释:蹙:迫促;师:军队。
    形容国家受难,军队失利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陆晔、何充等传论》:“未有嘉谋善政,出总戎律,惟闻蹙国丧师,是知风流异贞固之才,谈论非奇正之要。”

  • 攒眉

    cuán méi cù é

    成语解释:攒眉:皱眉。
    蹙额:皱额头。
    眉头额头紧皱。形容愁闷的表情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二十五卷:“只见那女郎侧身西坐,攒眉蹙额,有不胜怨恨的意思。”

  • 输泻跳

    shū xiè tiào cù

    成语解释:泻:很快地流;蹙:紧迫。
    形容水流湍急,一泻千里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苏轼《书蒲永升画后文》:作输泻跳蹙之势,汹汹欲崩屋也。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