废的成语(共84个)
以私废公
成语解释:由于私情而废弃公务。
成语出处: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七十六回:“晃回顾众将,厉声大叫曰:‘若取得云长首级者,重赏千金!’公惊曰:‘公明何出此言?’晃曰:‘今日乃国家之事,某不敢以私废公。’言讫,挥大斧直取关公。”
虚废词说
成语解释:空费精神白说话。指说话不起作用。
成语出处: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四十二回:“刘使君与孙将军自来无旧,恐虚废词说。”
废文任武
成语解释:文:文治;任:任用;武:武力。
废掉文治,任用武力。指轻文重武。成语出处:《战国策・秦策》:“仍废文任武,缀甲历兵,效胜于战场。”
忘啜废枕
成语解释:谓不食不眠。
成语出处: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黄九郎》:“生邑邑若有所失,忘啜废枕,日渐委悴。”
忘餐废寝
成语解释:见“忘寝废食”。
成语出处:元・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四本第一折:“忘餐废寝舒心害,若不是真心耐,志诚捱,怎能勾这相思苦尽甘来。”
名存实废
成语解释:名义上还存在,实际上已废除。
成语出处:唐・韩愈《处州孔子庙碑》:郡邑皆有孔子庙,或不能修事,虽设博士弟子,或役于有司,名存实亡。
废耳任目
成语解释:废:放弃;任:信任。
放弃了耳朵,信任眼睛。指不相信别人的意见,只凭信自己眼见的现象。成语出处:唐・韩愈《上考功崔虞部书》:又叹执事者所守异于人人,废耳任目,华实不兼。
百废俱举
成语解释:指一切废置的事都兴办起来。同“百废俱兴”。
成语出处:《续资治通鉴・宋理宗绍定五年》:“了翁(魏了翁)乃葺其城楼橹雉堞,增置器械,教习牌手,申严军律……居数月,百废俱举。”
颓垣废井
成语解释:倒塌了的墙,废弃不用的井。形容荒凉破败的景象。
成语出处:宋苏轼《密州通判厅题名记》:“虽然,不可以不一言,使数百年之后,得此文于颓垣废井之间者,茫然长思而一叹也。”
颓垣废址
成语解释:犹颓垣废井。形容荒凉破败的景象。
成语出处:宋欧阳修《有美堂记》:“今其江山虽在,而颓垣废址,荒烟野草,过而览者,莫不为之踌躇而凄怆。”
百废备举
成语解释:举:兴办。
一切被废置的事情全部都兴办起来。形容建设事业兴旺发达。成语出处:明・刘基《杭州富阳县重修文庙学宫记》:“明年六月,百废备举,庙有新室,学有新含。”
百废具举
成语解释:指许多被废置的事业都等着兴办。同“百废俱举”。
成语出处:宋・王明清《挥麈录》卷一:“吴明可帅会稽,百废具举,独不传书。”
成败兴废
成语解释:成功或失败,兴起或衰退。
成语出处:汉・荀悦《汉纪・成帝纪二》:“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,有明成败兴废,然后知秉要持权,故尚无为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