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东的成语

东的成语(共328个)

  • 施效颦

    dōng shī xiào pín

    成语解释:美女西施因病皱眉;显得更美。邻里丑女(后称东施);机械地模仿;也皱起眉头;结果这副苦相使她显得更丑(效:模仿;颦:皱眉头)。
    比喻不顾具体条件;不加分析地胡乱摹仿别人;结果适得其反;显得可笑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天运》:“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,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,归亦捧心而矉其里。其里之富人见之,坚闭门而不出;贫人见之,挈妻子而去之走。”

  • 扶西倒

    dōng fú xī dǎo

    成语解释:从这边扶起,却又倒向那边。比喻顾此失彼。也形容坏习气太多,纠正了这一点,那一点又冒头了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杨万里《过南荡》诗:“笑杀槿篱能耐事,东扶西倒野酴醿。”

  • 道主

    dōng dào zhǔ

    成语解释: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左丘明《左传・僖公三十年》:“若舍郑以为东道主,行李之往来,共其乏困,君亦无所害。”

  • 风压倒西风

    dōng fēng yā dǎo xī fēng

    成语解释:原指封建大家庭里对立的两方,一方压倒另一方。现比喻革命力量对于反动势力占压倒的优势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琴《红楼梦》第82回:“但凡家庭之事,不是东风压了西风,就是西风压了东风。”

  • 万事俱备,只欠

    wàn shì jù bèi , zhǐ qiàn dōng fēng

    成语解释:一切都准备好了,只差东风没有刮起来,不能放火。比喻什么都已准备好了,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了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49回:“欲破曹公,宜用火攻;万事俱备,只欠东风。”

  • 三十年河,三十年河西

    sān shí nián hé dōng , sān shí nián hé xī

    成语解释:三十年前风水在河的东面,而三十年后却在河的西面。比喻世事变化,盛衰无常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十六回:“大先生,‘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西’!就像三十年前,你二位府上何等优势,我是亲眼看见的。”

  • 倒西歪

    dōng dǎo xī wāi

    成语解释:歪歪倒倒的。形容站立不稳;或位置不正;倾斜欲倒的样子。也形容杂乱无章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萧德祥《杨氏女杀狗劝夫》:“他两个把盏儿吞,直喝得醉醺醺的,吃得东倒西歪。”

  • 张西望

    dōng zhāng xī wàng

    成语解释:这里那里地到处看。形容寻找东西或心神不安;注意力不集中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:“三巧儿只为信了卖卦先生之语,一心只想丈夫回来,此时经常走向前楼,在帘内东张西望。”

  • 鳞西爪

    dōng lín xī zhǎo

    成语解释:原指画在云中的龙这里露一片鳞;那里露一只爪;不见全貌。现比喻零碎散乱、不全面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梁启超《意大利建国三杰传》第二节:“以上所引,虽东鳞西爪,语焉不详。”

  • 旭日

    xù rì dōng shēng

    成语解释: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。形容朝气蓬勃的气象。旭日:早晨刚出来的太阳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诗经・邶风・匏有苦叶》:“緇緇鸣雁,旭日始旦。”

  • 父老

    jiāng dōng fù lǎo

    成语解释:江东:古指长江以南芜湖以下的地区。
    故乡父兄之辈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项羽本纪》:“项王笑曰:‘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,今无一人还,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,我何面目见之?’”

  • 西易面

    dōng xī yì miàn

    成语解释:指东西方向颠倒。后比喻是非颠倒,视听淆乱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・贾谊《新书・审微》:“事之適乱,如地形之惑人也,机渐而往,俄而东西易面,人不自知也。故墨子见衢路而哭之,悲一跬而缪千里也。”

  • 斗柄指

    dǒu bǐng zhǐ dōng

    成语解释:北斗星的柄指向东方。指节气已到立春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鹖冠子・环流》:斗柄东指,天下皆春。

  • 拉西扯

    dōng lā xī chě

    成语解释:拉、扯:闲谈。
    没有明确话题地聊天;也指说话写文章条理紊乱;不紧扣中心议题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:“更有一种可笑的,肚子里原没有什么,东拉西扯,弄的牛鬼蛇神,还自以为博奥。”

  • 躲西跑

    dōng duǒ xī pǎo

    成语解释:躲:躲藏,避开。
    形容四处逃散,分头躲藏。形容极为惊慌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五回:“这番遇了秦叔宝,里外夹攻,杀得东躲西跑,南奔北窜。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