底的成语(共94个)
水底捞明月
成语解释:到水底去捞月亮。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,只能白费力气。
成语出处:元・无名氏《塞鸿秋・先题》曲:“当初意儿别,今日相抛撒,要相逢似水底捞明月。”
山头说到菁底
成语解释:菁:山谷,西南方言。
从山头说到菁底。比喻费尽口舌。伊于何底
成语解释:伊:句首助词;于:到;胡:何,哪;底:尽头。
到什么地步为止。表示事情不堪设想,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。成语出处:《诗经・小雅・小旻》:我视谋犹,伊于胡底?
冤沉海底
成语解释:形容所受的冤屈很难得到昭雪。
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三十六卷:“我指望忍辱偷生,还图个报仇雪耻,不道这贼原放我不过。我死也罢了,但是冤沉海底,安能瞑目!”
漆桶底脱
成语解释:漆桶脱了底才能透光亮。比喻彻底明白清楚。
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22卷:“吕先生听罢,大彻大悟,如漆桶底脱。”
搜根问底
成语解释:搜:寻求。
指追问其原因和结果。成语出处:曾朴《孽海花》第八回:“彩云的大姐,正要问那位叫的,只说得半句,被彩云啐了一口道:‘蠢货!谁要你搜根问底?’”
石沉海底
成语解释:石头沉到海底。比喻从此没有消息。
成语出处:元・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四本第一折:他若是不来,似石沉大海。
井底银瓶
成语解释:银瓶:银制汲水器。
银瓶掉到井底。比喻前功尽弃。成语出处:唐・白居易《井底引银瓶乐府》:“井底引银瓶,银瓶欲上丝绳断;石上磨玉簪,玉簪欲成中央折。”
舌底澜翻
成语解释:舌头底下好像波涛奔涌。形容善于说话,说起来滔滔不绝。
成语出处:唐・韩愈《记梦》:夜梦神官与我言,罗缕道妙角与根。挈携陬维口澜翻,百二十刻须臾间。
水底摸月
成语解释:同“水中捞月”。
成语出处:明・郎瑛《七修类稿・奇谑・谚语至理》:“赊酒时风花雪月,饮之时流星赶月,讨钱时水底摸月。喻世之无赖者也。”
水底捞月
成语解释:同“水中捞月”。
成语出处:明・王守仁《传习录》下卷:“若要去葭灰黍粒中求无声,却如水底捞月。”
水底纳瓜
成语解释:同“水里纳瓜”。
成语出处:元・张国宾《合汗衫》第二折:“好家私水底纳瓜,亲子父在拳中的这掿沙。”
鱼游釜底
成语解释:同“鱼游釜中”。
成语出处:清・秋瑾《普告同胞檄稿》:“夫鱼游釜底,燕处焚巢,旦夕偷生,不自知其频于外殆,我同胞其何以异是耶?”
根穷底究
成语解释:底:底细;究:查究。
追求根底。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。成语出处:元《宋史・赵逵传》:逵读书数行俱下,尤好聚古书,考历代兴衰治乱之迹,与当代名人钜公出处大节,根穷底究,尚友其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