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的成语(共140个)
宁玉碎,毋瓦全
成语解释:宁:宁愿;毋:不要。
宁做玉器被打碎,不做陶器得保全。比喻宁愿为正义而死,决不苟且偷生。成语出处:郭沫若《断断集・不灭的光辉》:“这种精神,这死不妥协宁玉碎,毋瓦全的精神,这是永远值得我们纪念,值得我们继承的。”
牡丹虽好,全凭绿叶扶持
成语解释:比喻人不管有多大能耐,总得有人在旁协助。
成语出处:清・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十二回:“也不像两个人打,就如一对猛虎争餐,擂台上流做一团。牡丹虽好,全凭绿叶扶持。”
雀小脏全
成语解释:比喻事物体积或规模虽小,具备的内容却很齐全。
成语出处:钱钟书《围城》:“‘麻雀虽小,五脏俱全。’机器当然应有尽有,就是不大牢。”
以偏概全
成语解释:以:用;拿;偏:片面;一方面;概:概括;全:全部;全面。
以片面代替全面。成语出处:吴家国《普通逻辑》:“只有分析地阅读,才能学得深透,不致囫囵吞枣,一知半解;只有综合地阅读,才能学得完整系统,不致断章取义,以偏概全。”
照单全收
成语解释:指按照礼单的数目全部接受。
成语出处:清・惜阴堂主人《二度梅》第六回:“俗语说得好:‘人情不在厚薄’,看老夫的情面,不要与他较量,照单全收了罢。”
苟全性命
成语解释:苟:苟且,姑且。
苟且保全性命。成语出处:三国・蜀・诸葛亮《出师表》:“苟全性命于乱世,不求闻达于诸侯。”
倾注全力
成语解释:倾注:把精神或力量集中到一个目标。
把所有力量集中在一个目标。成语出处:毛泽东《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》:“以便等到时机一到,就倾注全力,大举反攻,收复失地。”
全无人性
成语解释:指丝毫没有人性。
全无忌惮
成语解释:忌惮:顾忌和畏惧。
一点没有顾忌和畏惧。成语出处:宋・朱熹《申尚书省状》:“其人凶暴贪婪,全无忌惮。”
全其首领
成语解释:保住脑袋与性命。
成语出处:汉・杨恽《极孙会宗书》:“自以夷灭不足以塞责,岂得全其首领,复奉先人之丘墓乎?”
求全之毁
成语解释:毁:毁谤。
一心想保全声誉,反而受到了毁谤。成语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离娄上》:“有不虞之誉,有求全之毁。”
归全反真
成语解释:回归到完善的、原本的境界。
成语出处:唐・白居易《故侥州刺史吴府君神道碑铭序》:“无室家累,无子孙忧,屈伸宠辱,委顺而已,未尝一日戚戚其心颜,以至于归全反真,故予所谓达人之徒欤?信矣!”
神清气全
成语解释:清:清越。
心神清越,元气充沛。成语出处:宋・洪迈《夷坚丙志・麻姑洞妇人》:“自是神清气全,老无疾病……寿过百岁,隆兴中乃卒。”
智勇兼全
成语解释:同“智勇双全”。
成语出处:明・张凤翼《红拂记・奸宄觊觎》:“我一向颇有窥西京之意,叵耐杨素那老儿威名甚重,智勇兼全,故此掩甲收兵,未遂所愿。”
才貌俱全
成语解释:俱:全,都。
既有才学,容貌又美。亦作“才貌兼全”、“才貌双绝”、“才貌双全”、“才貌两全”。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十四回:“那宝玉素闻北静王的贤德,且才貌俱全,风流跌宕,不为官俗国体所缚,每思相会,只是父亲拘束,不克如愿。今见反来叫他,自是喜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