腮的成语(共34个)
拙口钝腮
成语解释:比喻嘴笨,没有口才。
成语出处:明・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43回:“二哥,你和我一般,拙口钝腮,不要惹大哥热擦。”
尖嘴猴腮
成语解释:腮:面颊。
像猴子似的尖嘴巴、瘦面颊。形容人长相丑陋。成语出处:清・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回:“象你这尖嘴猴腮,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!不三不四,就想天鹅屁吃。”
杏脸桃腮
成语解释:形容女子容貌美丽。
成语出处:元・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四本第一折:“杏脸桃腮,乘着月色,娇滴滴越显得红白。”
唇不离腮
成语解释:比喻关系亲近,经常待在一起。
成语出处:明・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12回:“我和娘成日唇不离腮。”
杏腮桃脸
成语解释:见“杏脸桃腮”。
成语出处:宋・辛弃疾《西江月・赋丹桂》词:“杏腮桃脸费铅华,终惯秋蟾影下。”
抓耳挠腮
成语解释:又抓耳朵又搔腮帮子。形容高兴焦急等的样子。(挠、抓:搔)。
成语出处:明・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11卷:“大郎听罢,气得抓耳挠腮没有是处。”
桃腮柳眼
成语解释:形容初开的桃花和新绿的柳叶妩媚多姿。
成语出处:朱自清《阿河》:“我再到韦君别墅的时候,水是绿绿的,桃腮柳眼,着意引人。”
笨嘴笨腮
成语解释:笨:不灵巧。
说话表达能力很差。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54回:“好的,幸而我们都笨嘴笨腮的,不然也就吃了猴儿尿了。”
耳不离腮
成语解释:两种关系十分接近、亲密。
成语出处:李文元《婚事》:“别人说他俩是耳不离腮,影不离形,好的活像一个人。”
守着鼻子摸着腮
成语解释:形容彼此紧挨着。
成语出处:清・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43回:“外头守着鼻子摸着腮的都是人,我守的这点去处连足也摸不过来,……支了他那里去?”
笨嘴拙腮
成语解释:口才不行,不会说话。
成语出处:熊尚志《藕和花的故事》:“这个身高一米八的小伙子,还是像小时候一样笨嘴拙腮的。”
尖嘴缩腮
成语解释:形容人面孔削瘦,两腮塌陷,长相丑陋。
成语出处:明・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十四回:尖嘴缩腮,金睛火眼,头上堆苔藓,耳中生藤萝,鬓边少发多青草,额下无须有绿莎。
抓耳搔腮
成语解释:见“抓耳挠腮”。
成语出处:清・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三十五回:“多九公道:‘那送礼人说:国舅因今日王妃进宫,送这礼物,预备王妃赏赐宫人。岂非送给林兄么?’唐敖听了,只急的抓耳搔腮。”
钝口拙腮
成语解释:指口才笨拙,说话不流利。
成语出处:清・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80回:“好妹妹,我是钝口拙腮,可不能一句一句同你套!”
喜笑盈腮
成语解释:盈:充满;腮:面颊。
高兴的笑容满面。成语出处:元・关汉卿《蝴蝶梦》第四折:“这场灾,一时间命运衰,早则解放愁怀,喜笑盈腮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