罢的成语(共18个)
善罢甘休
成语解释:轻易地了结纠纷;心甘情愿地停止再闯。
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:“奶奶就是让着他,他见奶奶比他标致,又比他得人心儿,他就善罢甘休了?”
欲罢不能
成语解释:罢:停;歇。
想停止却又收不住。指因各种原因(包括迫于形势)无法中止。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子罕》:“夫子循循然善诱人,博我以文,约我以礼,欲罢不能。”
誓不罢休
成语解释:发誓不达目的决不甘休。
成语出处:叶赫那拉・图鸿《乾隆皇帝》第二章:“田文镜下了决心,不查个青红皂白誓不罢休。”
罢黜百家
成语解释:罢黜:废弃不用。
原指排除诸子杂说,专门推行儒家学说。也比喻只要一种形式,不要其他形式。成语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武帝纪赞》:“孝武初立,卓然罢黜百家,表章《六经》。”
半涂而罢
成语解释:半路上终止。比喻做事情有始无终。同“半涂而废”。
成语出处:唐・韩愈《论淮西事宜状》:“陛下持之不坚,半涂而罢,伤威损费,为弊必深。”
早朝晏罢
成语解释:很早上朝,很迟退朝。谓勤于政事。
成语出处:《吕氏春秋・禁塞》:“早朝晏罢,以告制兵者。”
善罢干休
成语解释:善:好好地;甘休:情愿罢休。
好好地解决纠纷,不再闹下去(多用于否定)。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六十五回:“他看见奶奶比他标致,可比他得人心儿,他就肯善罢干休了?”
罢马不畏鞭箠
成语解释:罢:同“疲”;箠:鞭子,这里指鞭打。
非常疲乏的马,就是用鞭子抽打也不会走动。比喻极端穷困的人并不害怕严厉的法律和刑罚。成语出处:汉・桓宽《盐铁论・诏圣》:罢马不畏鞭箠,罢民不畏刑法。
罢于奔命
成语解释:罢:通“疲”,疲乏;奔命:奉命奔走。
指忙于奔走应付,弄得非常疲乏。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成公七年》:“余必使尔罢于奔命以死。”
更待干罢
成语解释:意谓怎肯干休。
劣倦罢极
成语解释:劣倦:疲倦之极;罢:通“疲”。
形容疲倦到了极点。成语出处:汉・王充《论衡・效力》:颜氏之子,已曾驰过孔子于涂矣,劣倦罢极,发白齿落。
罢战息兵
成语解释:停止或结束战争。
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卷二十二:宋朝南渡以后,绍兴、淳熙年间息兵罢战,君相自谓太平,纵情佚乐,士大夫赏玩湖山,无复恢复中原之志。
春风报罢
成语解释:报罢:考试不中。
指考试落第。成语出处:清・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三回:“恰好春风报罢,即拟整顿行装,起身回去。”
九朽一罢
成语解释:原指画人物的一种技法。后也指在文学、艺术创作中严肃认真的态度。
成语出处:宋・邓椿《画继・三・岩穴上士》:画家于人物,必九朽一罢。谓先以土笔扑取形似,数次修改,故曰九朽;继以淡墨一描而成,故曰一罢,罢者,毕事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