勾的成语(共14个)
勾心斗角
成语解释:原指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。后比喻用尽心机,明争暗斗。
成语出处:唐・杜牧《阿房宫赋》:“五步一楼,十步一阁。廊腰缦回,檐牙高啄。各抱地势,钩心斗角。”
一笔勾销
成语解释:勾销:取消;抹掉。
用笔在书面材料上勾画一下;表示事情已经了结或取消。比喻把一切完全取消;一概不计较。成语出处:宋・朱熹《五朝名臣言行录》第七卷:“公取班簿,视不才监司,每见一人姓名,一笔勾之。”
勾魂摄魄
成语解释:形容事物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或威吓的力量。
成语出处:清・彭养鸥《黑籍冤魂》第15回:“那仆人一听,乡音入耳,已是关心;更兼那燕语莺声,勾魂摄魄,要走哪里走得过去?”
勾勾搭搭
成语解释:相互串通干坏事。
成语出处:毛泽东《关于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总结》:“不积极地反汪反汉奸,有时还向日本的和平使者勾勾搭搭。”
内外勾结
成语解释:内部与外部暗中相互配合来达到某种目的。
成语出处:徐贵祥《历史的天空》第12章:“他领导的那场‘里应外合’的战斗,居然被安上一个‘内外勾结演苦肉计’的嫌疑。”
一笔勾消
成语解释:亦作“一笔勾销”。全部取消之意。
成语出处:明・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十:“我们不少的是银子,匡得将来买上买下。再央一个乡官在太守处说了人情,婚约一纸,只须一笔勾消。”
里勾外连
成语解释:内外勾结,串通一气。
成语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62回:“厅上梁中书大喝道:‘你这厮是北京本处良民,如今倒来里勾外连,要打北京。”
勾爪居牙
成语解释:勾:同“钩”,悬挂器物的用具;居:同“锯”,切割材料的刀具。
钩子般的爪牙,锯子般的牙齿。形容爪牙的锐利。成语出处:西汉・刘安《淮南子・本经训》:“凤凰不下勾爪、居牙、戴角、出距之兽于是鸷矣。”
一笔勾绝
成语解释:把账一笔抹掉。比喻把一切全部取消。
成语出处:宋・朱熹《五朝名臣言行录》卷七:公取班簿,视不才监司,每见一人姓名,一笔勾之。
勾肩搭背
成语解释:搭背:搭腰。
指相互亲密拥抱或并行。成语出处:明・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34卷:“只见尼姑与那些女娘,或是搂抱一会,或是勾肩搭背、偎脸接唇一会。”
勾元提要
成语解释:提:摘出,提出;提要:摘出纲要。
探取精微,摘抉要义。成语出处:章炳麟《缘起・例言》:“故撰录事迹,诠次法程,钩元提要,庶有取尔。”
一笔勾断
成语解释:同“一笔勾消”。
成语出处:宋・陈亮《与吴益恭书》:“此事今已一笔勾断云云。”
一笔勾倒
成语解释:把账一笔抹掉。比喻把一切全部取消。
成语出处:宋・朱熹《五朝名臣言行录》卷七:公取班簿,视不才监司,每见一人姓名,一笔勾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