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锋的成语

锋的成语(共46个)

  • 履刃

    dēng fēng lǚ rèn

    成语解释:踩踏刀剑的锋刃。比喻冲锋陷阵在最前头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・袁绍传》:“又臣所上将校,率皆清英宿德,令名显达,登锋履刃,死者过半。”

  • 吃醋

    zhēng fēng chī cù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争风吃醋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六十九回:“凤丫头倒好意待他,他倒这样争锋吃醋,可知是个贱骨头。”

  • 敛锐

    cáng fēng liǎn ruì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不露锋芒。同“藏锋敛锷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李渔《比目鱼・窃发》:“俺山大王前次出兵……被他伏下火攻,烧坏我许多猛兽,只得逃入深山,藏锋敛锐,休息了半年,才觉得精还力复。”

  • 陷阵

    dēng fēng xiàn zhèn

    成语解释:冲锋陷阵。形容作战英勇。

    成语出处:晋・葛洪《抱朴子・杂应》:“帝以试左右,数十人常为先,登锋陷阵,皆终身不伤也。”

  • 权变

    quán biàn fēng chū

    成语解释:随机应变,锋芒毕露。形容言辞辩捷锐利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・荀悦《汉纪・武帝纪》:“朔对向响应,权变锋出,文章辞令横无穷,上颇倡优畜之。”

  • 陷陈

    chuī fēng xiàn chén

    成语解释:犹冲锋陷阵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资治通鉴・晋海西公太和四年》:“将军孙盖等,应蒙殊赏。”胡三省注:“椎,捣也,直捣其锋也。”

  • 饮血

    dǎo fēng yǐn xuè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勇敢,不怕牺牲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吴敏树《唐子方方伯梦砚斋铭》:“公骤起乡闾,捐家室,誓徒旅,蹈锋饮血,其军最为雄健矣。”

  • 镝之苦

    fēng dí zhī kǔ

    成语解释:锋:刀尖;镝:箭头;锋镝:刀剑,指战争。
    比喻饱受战争的苦难。

    成语出处:陶菊隐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》第74章:“目的在于造成一种超然于南北以外的特殊地位,使浙江人民不受锋镝之苦。”

  • 芒毛发

    fēng máng máo fà

    成语解释:锋芒:刀或剑的尖端。
    刀剑的刃如毛发一样细。形容细微的事情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・王充《论衡・超奇》:锋芒毛发之事,莫不记载。

  • 芒挫缩

    fēng máng cuò suō

    成语解释:锋芒:刀或剑的尖端,比喻事物的尖锐部分;挫:挫折;缩:后退。
    指人的锐气才干受挫折而后退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・袁绍传》:赞亦枭夷,故使锋芒挫缩,厥图不果。

  • 铓毕露

    fēng máng bì lù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锋芒毕露”。

  • 如火

    shé fēng rú huǒ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话说得十分尖锐。

  • 争死

    tuī fēng zhēng sǐ

    成语解释:推锋:手持兵器向前,指冲锋。
    指冲锋陷阵,争先恐后,不怕牺牲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秦本纪》:三百人者闻秦击晋,皆求从,从而见缪公窘,亦皆推锋争死,以报食马之德。

  • 崭露

    zhǎn lù fēng máng

    成语解释:锋芒:刀、剑等兵器的尖端或刃口,引申为人的棱角和锐气。
    比喻刚开始显示出力量或才能。

  • 相投

    zhēn fēng xiāng tóu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