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奴的成语

奴的成语(共23个)

  • 颜媚骨

    nú yán mèi gǔ

    成语解释:奴颜:奴才的面孔;媚:献媚。
    一张奴才的面孔;一副献媚的骨头。形容奴气十足低三下四地讨好别人的丑态。

    成语出处:耿可贵《孙中山与宋庆龄》第七场:“莲妹,请去传我的话:宋庆龄不愿见到奴颜媚骨之徒。”

  • 颜婢膝

    nú yán bì xī

    成语解释:奴:奴才;颜:面容;婢:侍女;婢膝:侍女的膝;指下跪。
    形容奴气十足;低三下四地讨好别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陆龟蒙《江湖散人歌》:“奴颜婢膝真乞丐,反以正直为狂痴。”

  • 牧猪

    mù zhòu nú xì

    成语解释:对赌博的鄙称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陶侃传》:“樗蒲者,牧猪奴戏耳!”

  • 耕当问

    gēng dāng wèn nú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办事应该向内行请教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宋书・沈庆之传》:“治国如治家。耕当问奴,织当访婢。”

  • 作郎

    rèn nú zuò láng

    成语解释:谓颠三倒四,糊里糊涂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景德传灯录・良价禅师》:“师曰:‘城中不颠倒,因什么认奴作郎?’”

  • 故态

    kuáng nú gù tài

    成语解释:狂奴:对狂士的亲昵称呼;故态:老样子,老脾气。
    旧称狂士的老脾气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逸民传・严光》:“霸得书,封奏之。帝笑曰:‘狂奴故态也。’”

  • 入主出

    rù zhǔ chū nú

    成语解释:原意是崇信了一种学说,必然排斥另一种学说;把前者奉为主人,把后者当作奴仆。后比喻学术思想上的宗派主义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韩愈《原道》:“不入于老,则入于佛。入于彼,必出于此;入者主之,出者奴之。”

  • 守财

    shǒu cái nú

    成语解释:有钱而非常吝啬的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四十五回:“搁不住这班人都做了守财奴,年年只有入款,他却死搂着不放出来,不要把天下的钱,都辇到他家么。”

  • 亡国

    wáng guó nú

    成语解释:指已经亡国或所在国土被侵占、受外国侵略者奴役的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毛泽东《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》:“现在他们眼看就要当亡国奴了,除了反抗,再没有出路。”

  • 守钱

    shǒu qián nú

    成语解释:有钱而非常吝啬的人。同“守钱虏 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黄庭坚《四休居士诗三首》诗其二:富贵何时润髑髅,守钱奴与拘官囚。

  • 耕当问,织当访婢

    gēng dāng wèn nú , zhī dāng fǎng bì

    成语解释:耕:耕田种地;奴:男仆;织:纺织;访:询问;婢:女仆。
    耕田的事情要问奴,纺织的事情要问婢。比喻办事应该向内行请教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宋书・沈庆之传》:治国如治家,耕当问奴,织当访婢。陛下今欲伐国,而与白面书生谋之,事何由济?

  • 千头木

    qiān tóu mù nú

    成语解释:奴:拟人化的说法。
    指可以维持生计的家产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孙休传》裴松之注引《襄阳记》:汝母恶我治家,故穷如是。然吾州里有千头木奴,不责汝衣食,岁上一匹绢,亦可足用耳。

  • 作郞

    rèn nú zuò láng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昏馈糊涂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十五:“若不颠倒,因什么认奴作郎。”宋・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卷四:“礼拜一任礼拜,不得认奴作郎。”

  • 入主

    chū nú rù zhǔ

    成语解释:唐韩愈《原道》:“其言道德仁义者,不入于杨,则入于墨,不入于老,则入于佛;入于彼,必出于此,入者主之,出者奴之。
    ”后以“出奴入主”谓挟门户成见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韩愈《原道》:“其言道德仁义者,不入於杨,则入於墨,不入於老,则入於佛;入於彼,必出於此,入者主之,出者奴之。”

  • 颜婢睐

    nú yán bì lài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低声下气,谄媚奉承的嘴脸。

    成语出处:晋・葛洪《抱朴子・交际》:“以岳峙独立者为涩吝疏拙,以奴颜婢睐者为晓解当世。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